EMS線上會議:警告稅務結構性缺陷 削弱公平性

少數族裔媒體(EMS)會議4月11日聚焦於美國稅收政策,多位財政與稅法專家對當前稅務體系的結構性缺陷提出警告,特別指出國稅局(IRS)在追蹤高收入群體複雜財務安排方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不僅侵蝕政府稅收,也削弱了制度的公平性與公信力。
參與會議的專家有紐約大學稅法中心副主任暨前國稅局律師凱爾徹(Michael Kaercher)、耶魯大學法律與金融學教授兼預算實驗室主席沙林(Natasha Sarin)、預算實驗室政策分析部主任普里辛扎諾(Richard Prisinzano)以及城市研究所-布魯金斯學會稅收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員博度帕里(Aravind Boddupalli)。
「這些高收入者的財務安排愈來愈複雜,導致透明度大幅下降,也讓政府難以公平徵稅。」專家表示,許多富人透過建立多層合夥公司與信託架構,在帳面上將資產與收入切割成碎片,再藉由轉移至低稅區或設立看似無關的控股實體,使得稅務稽查人員難以釐清實際的資金流向。這類「金融迷宮」雖技術上不一定違法,卻大幅削弱了整體稅務的透明度,也讓中低收入者的稅負相對沉重。
凱爾徹則特別指出,這一問題的根源部分可追溯至2017年川普政府推動的減稅政策。他表示,當時企業稅率由35%驟降至21%,為企業與高淨值人士帶來鉅額稅收優惠。雖然個人減稅政策預計2025年底到期,但國會中已有聲音要求將其永久化,並提出規模高達50兆美元的新一輪減稅計畫,其中逾半利益將流向最富裕的群體。
「這類針對高收入群體的減稅只會進一步擴大財富不均,也將造成聯邦財政更加吃緊。」凱爾徹警告,為了彌補減稅帶來的巨額財政缺口,政府未來可能被迫削減包括糧食券(SNAP)、白卡(Medicaid)等重要社會福利,而最先受到衝擊的,往往是已處於弱勢邊緣的族群。
而對移民群體而言,報稅制度帶來的挑戰則更加多層次。博度帕里表示,盡管許多無證移民無法申請社會福利,他們仍依法工作並繳稅,據估計,每年貢獻超過600億美元的稅收。然而,若IRS與國土安全部之間進行過度的數據共享,恐會動搖移民家庭對報稅制度的信任。
專家們一致認為,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在於打造一個既有效率、又具包容性的稅務體系。他們呼籲國會應持續加強IRS的審計與執法能力,投資於數據分析與現代化系統,同時確保所有無論收入、身分或背景的納稅人,在制度中都能獲得公平對待與隱私保障。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