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校友楊馥愷 5月3日「佛儒對話」講座

根據史料記載,西元前約100年時,佛教即陸續由中亞商團傳入中國,並在漢明帝年間具備了傳播的規模,佛教的經典教義與中國的儒家思想歷經長時期的「相濡以沫」,是否形成了一種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流派,儒佛兩大文明如何在儒家「未知生,焉知死」的思想道統下相通、相融,或相悖。的確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
北加州政大校友會「展卷社」邀請政大校友楊馥愷以「佛教東來-佛家與儒家的對話」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她將自儒佛兩者的戒律與觀念中作多方切入分析,例如儒家的「克己復禮」與佛家的「以戒為師」,「定靜安慮得」與「戒定慧」、「安貧樂道」與「摒棄五欲」、「身心淬練」與「逆增上緣」等修持的意義。
她也將介紹佛教在中國留下的文物,包括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洛陽「白馬寺」以及著名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等。這將是一塲對宗教與傳統歷史文明間的剖析性演講,楊馥愷精研歷史多年,有深刻的心得與見解。
這場演講由北加州政大校友會展卷社、中華聯誼會與密爾布瑞市圖書館聯合舉辦,時間是5月3日下午2時,地點在密爾布瑞圖書館(地址:One Library Ave., Millbrae.)。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