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固定課表該退場? 教育專家聚焦改革

美國教育改革中,最近有一項逐漸引起廣泛關注的運動,雖然沒有像解散教育部這樣的政治事件成為新聞頭條,但對兒童教育方式的影響,可能會更加深遠。4月4日的少數族裔媒體(EMS)會議聚焦這一教育改革運動,重新思考校園安排。
這場會議中,來自不同教育領域的專家和實踐者分享見解和經驗,包括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記者佛利德柏格(Louis Freedberg)、屋崙MidWest高中校長葛列格里(Shalonda Gregory),以及連結學習聯盟主席史丹頓(Amy Stanton)。會議重點在於教育系統中正在進行的改革探索,尤其是在學前到高中教育階段,改革有可能徹底改變目前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許多教育工作者正重新審視傳統的校園安排—每天六到七個時間段、每周五天上學日,每節課時長40到60分鐘。這一安排已存在一個多世紀,幾乎成為共同校園記憶,許多人將其視為理所當然。
但隨著考試成績逐漸下滑,學生的學習興趣日益減少,傳統的時間安排是否還能適應今天的教育需求?尤其是那些與傳統課安排不匹配的學生,如何透過新方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這個問題在當前的教育改革中,已得到廣泛關注,並且在政治兩極化的背景下,獲得了兩黨共同的支持。
佛利德柏格長期從事地方、州及國家層面的教育政策分析,他提到,教育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如何讓學生重新找到回到學校的動力,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學生長期缺席,缺乏參與感,甚至連傳統的上學形式都不再吸引他們。長期的缺席資料屢創新高,尤其是在學生的參與度和課堂學習的動力方面,亟需創新。
這一點,與傳統的學分系統密切相關。佛利德柏格指出,過去學分制度作為衡量學生學習進度的標準,已經塑造了今天學校安排的常態。一個學分等同於120小時的學習時間,而這一標準一直影響著學生的課程安排和高校的入學要求。
然而隨著認知學習理論的發展,專家認識到每個學生的學習速度和吸收能力各不相同,單一的時間框架顯然無法適應所有學生的需求。如何為學生提供更大的靈活性,打破傳統的5到6小時固定課時安排,成為教育改革的關鍵。
教育改革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援與努力。尤其是在當前全球化和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的教育方式顯然已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未來的教育模式需要更多靈活性和個性化的支持,以適應不同學習方式的學生需求。教育領域的這些探索和創新,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也為未來的教育體制和政策方向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