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伊州一汽車衝撞課後營隊釀4未成年死亡 最小4歲

從烤麵包機到放煙火 紐時1張圖:美國人沒中國製造可能嗎?

紐約客談/應對中國挑戰 西方做好準備了嗎?

當今中國自由派知識分子的領軍人物秦暉近日在紐約市參加一場學術會議,指出歐美在與中國打交道時,往往會用自己的語境去生硬套用到中國。這種問題意識的錯位,導致歐美民主世界與中國的互動,以及針對中國挑戰的策略,無法聚焦到真正的癥結,既無助於中國的改變也難以實現自己的目的。

在當今世界,雖然全球化讓各種聲音都能擁有舞台,但西方的話語霸權依舊處在難以撼動的統治地位。根據秦暉的理論,西方語境下的一些問題往往只存在於自由民主制度之內,而對於專制社會的特殊性往往不加考慮,而是生硬地套用自身的經驗,讓真正了解中國的人無不啼笑皆非。

秦暉以中國在加入WTO前的漫長談判過程舉例。他說,西方無論主張保護主義的左派還是主張自由市場的右派,都過分糾結於中國對於農業補貼上限的「入世」承諾,然而實際上他們根本不了解的是,中國和蘇聯這種共產極權國家,以「劫掠農民生產力」的方式去為政權的生存發展創造物質基礎,這是寫在他們的建政理論中的。中國事實上根本就不存在對農民的補貼,也根本不會在意承諾中的數字。「那麼談了這麼多年,到底在談什麼?」

秦暉指出,直到今日,美國兩黨在與中國進行貿易互動時,依舊找不準真正的問題。他說,中國對歐美的不公平貿易行為根本不在於補貼或關稅,而是中國的「低人權優勢」。針對農民的「身分性稅費」和「強制拆遷」、以及針對勞工的「種姓式戶籍」和「工會權剝奪」,才是讓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能夠席捲民主國家市場的根本原因。

紐約市 勞工 關稅

上一則

加拿大針對美國反同志事件發布旅遊警示

下一則

世報線上健康講座 醫師解析兒童血尿原因

➤➤➤ 市政、民生、交通、安全、教育…關注大蘋果的熱門新聞,探討華人社區焦點話題,分享在地記者的觀察和看法,歡迎收聽「紐約客談」>>>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