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CDC一成人力遭裁減 1300員工將被解雇

國稅局將讓政府效率部人員進入納稅人資料庫

除夕圍爐 華女挑戰全南方家宴

聽新聞
test
0:00 /0:00
紐約華人在中餐館吃年夜飯。(記者胡聲橋╱攝影)
紐約華人在中餐館吃年夜飯。(記者胡聲橋╱攝影)

年夜飯一直是闔家團圓的時刻,在美國也成為華人一年中難得的回憶家鄉味的機會。華人們或親手準備一桌宴席,重溫家鄉方味,或是準備一些寓意吉祥的菜品,以望來年年年有餘、家和萬事興。

家住新澤西的葉女士出國多年,每年過年和朋友吃餃子,今年,她下定決心準備一桌地道的「南方宴席」。她在浙江沿海一個小城出生長大,從她有記憶起,年夜飯便從未出現過餃子,「我們會吃一點餛飩、湯圓,但餃子在我們的年夜飯中是絕跡的。」

18歲出國讀書後,葉女士已經連續六年沒有在中國過年。她的家鄉菜以海鮮本味為主,但在國外難以找到正宗的食材,因此「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大部分時候,她只能和朋友一起過年,而大家的傳統通常是包餃子。

「一開始我覺得,『好吧,可能是新年的傳統,可能是我不知道的』。」葉女士也曾嘗試接受這種習俗,但多年未能吃到記憶中的年夜飯,讓她感到遺憾。今年,她決定不再湊合,「我不能在一個並不是我文化習俗中繼續將就了。」

葉女士表示,紐約有許多南方人,尤其在曼哈頓東百老匯的海鮮市場,許多人會買魚、蝦、螃蟹等海鮮。今年,她決定按照家鄉的傳統,準備一桌地道的年夜飯。除備齊蟹、蝦和黃魚外,她還特意向媽媽請教一道三鮮湯,其中有魚、蝦、魚丸、蛋皮和花菜,「這道菜寓意全家福,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為確保年夜飯的「南方屬性」,葉女士也嚴格限制了客人名單,只邀請南方朋友,並要求每人帶一道家鄉菜。福建朋友帶來了牛肉兜湯,川渝朋友準備了毛血旺和辣子雞,江西朋友也貢獻了特色菜餚,「我的朋友中北方人居多,他們熱情好客,認為吃餃子是年夜飯的必須。但對我來說,沒有自己的文化,就像抹殺了我的文化屬性。南方和北方的年夜飯有很大差異,我希望通過這頓飯讓更多人了解南方的文化。」

對於家住布碌崙(布魯克林)羊頭灣的李先生來說,年夜飯仍然是合家團聚的時刻。李先生和太太的母親都還健在,也都在紐約,因為李先生和太太在家裡都是老大,兩人總是在除夕把家裡老老小小二十多口都聚到自己家,高高興興吃一頓團圓的年夜飯。李先生和太太白天要打理自己的生意,沒有時間做年夜飯,他們打算從自己喜歡的餐館點外賣,李先生有一句口頭禪:「家和萬事興」。

家住班森賀的伍女士20多年前從中國廣州來美,和丈夫先後育有四孩。如今,老大已獨立生活;老二老三都在加州上大學,18歲的老三和16歲的老四則在紐約家中。伍女士一家四人一起吃年夜飯。她準備的年夜飯毫不馬虎,有一盤包括發菜、蠔乾和豬手的討喜菜,象征「發財好市」,還有豬利、整雞和整魚,至於海鮮,伍女士今年準備做兩隻蔥薑龍蝦,象征新年紅紅火火。

卓先生夫婦來自福州,原本兩人聯手開飯館,現在都已經退休。據卓太太介紹,卓先生關了餐館後,最大的愛好和特長就是跑步,而卓太太的專長是做飯,每年都親手準備年夜飯。卓太太說,福州人的年夜飯有三樣菜品必不可少,一是「太平燕」,用福州特產燕丸和蛋搭配其他蔬菜,以及魚和年糕,象征「年年有餘」和「步步高」。

在華爾街工作的劉女士則表示,不管多忙,都會親手包一頓餃子給家人吃,共同慶祝新年的到來。

福建朋友帶來了牛肉兜湯。(記者范航瑜╱攝影)
福建朋友帶來了牛肉兜湯。(記者范航瑜╱攝影)
她家鄉的年夜飯必定會有蟹、蝦和黃魚,今年她都一一備齊。(記者范航瑜╱攝影)
她家鄉的年夜飯必定會有蟹、蝦和黃魚,今年她都一一備齊。(記者范航瑜╱攝影)
葉女士家鄉的年夜飯。(受訪者提供)
葉女士家鄉的年夜飯。(受訪者提供)
紐約華人在中餐館吃年夜飯。(記者胡聲橋╱攝影)
紐約華人在中餐館吃年夜飯。(記者胡聲橋╱攝影)
華人的年夜飯。(本報檔案照)
華人的年夜飯。(本報檔案照)

餃子 華人 加州

上一則

紐約客談/台灣文化力量 紐約崛起

下一則

世報攜華商 時報廣場屏幕賀新春

➤➤➤ 市政、民生、交通、安全、教育…關注大蘋果的熱門新聞,探討華人社區焦點話題,分享在地記者的觀察和看法,歡迎收聽「紐約客談」>>>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