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紐約法拉盛「新世界商城」大火 華裔長者受困3小時

白宮群聊門 傳川普私下多方詢問「是否開除沃茲」

紐約、上海雙城聯動 MET展宋元明清時期銅器藝術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即日起至9月舉辦特展,展現宋元明清時期的銅器藝術。(記者劉梓祁╱攝影)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即日起至9月舉辦特展,展現宋元明清時期的銅器藝術。(記者劉梓祁╱攝影)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與上海博物館聯合策畫的「鎔古鑄新——宋元明清銅器藝術」專題展於27日揭幕,展出超過200件珍貴銅器及跨材質藝術品,透過多角度剖析仿古銅器自12至19世紀間的發展脈絡,彰顯其在中國歷史中所承載的意義。

在上古中國商周時代,青銅器是禮儀與權力的象徵,後自12至19世紀的宋元明清時期,其又被重新發現與深入研究,被視為上古黃金時代的珍貴遺存。為此,MET與上海博物館聯辦專題展,希望通過回溯仿古銅器鑄造在數世紀間的發展軌跡,探討他們在中國歷史中展現的藝術、文化與政治意義,以及「跨越時間的美學價值」。

MET執行長霍林(Max Hollein)表示,「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青銅在中國歷史上長期占據著重要地位。本次展覽將關注一個往往為人所忽視的歷史階段,即仿古鑄造再度興起,為銅器藝術注入了蓬勃生機」。據介紹,展覽集合了來自中國及其他國家重要文博機構的借展文物與大都會的館藏佳品,讓大眾得以全方位領略銅器在文化與藝術範疇中的影響。

本次展覽分為五大主題,囊括超過200件藝術珍品,除銅器之外,亦將輔以繪畫、陶瓷、玉器等跨材質藝術作品,以呈現銅器的時代內涵與美學變遷。MET中約100件的藏品,會與來自中國、日本、南韓、德國、英國及國內多家文博機構的近100件借展文物共同亮相。

當中來自中國的文物有近60件,如遼寧省博物館的宋代皇家銅鹵簿鐘、上海博物館的歷代文廟禮器及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宮造辦處御製仿古銅器等。

據MET中國藝術主任陸鵬亮(Pengliang Lu)介紹,展覽主題分別為「重建古禮」、「法古悅新」、「垂範創新」、「起居有銅」和「懷古味永」,本次展覽意在為最近1000年間的中國銅器藝術建立「相對完善的編年體系」,並為晚期銅器進行一次「難得的重新評鑑」。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28日(周日),MET還將舉辦相關的系列藝術與教育活動。該展覽獲得Florence and Herbert Irving Fund for Asian Art Exhibitions和何鴻卿爵士基金會的資金支持,交通運輸服務由中國東方航空提供;上海博物館美國之友、伯羅斯基金會與迪隆基金會也提供贊助。

銅鎏金孔雀明王像,鑄於明朝宣德年,該展品借自柏林國家博物館。(MET提供)
銅鎏金孔雀明王像,鑄於明朝宣德年,該展品借自柏林國家博物館。(MET提供)
宋代皇家的銅鹵簿鐘,該展品借自遼寧省博物館。(MET提供)
宋代皇家的銅鹵簿鐘,該展品借自遼寧省博物館。(MET提供)
MET執行長霍林表示展覽關注仿古鑄造的再興歷史。(記者劉梓祁╱攝影)
MET執行長霍林表示展覽關注仿古鑄造的再興歷史。(記者劉梓祁╱攝影)
MET中國藝術主任陸鵬亮,將展覽視為「難得的重新評鑑」。(記者劉梓祁╱攝影)
MET中國藝術主任陸鵬亮,將展覽視為「難得的重新評鑑」。(記者劉梓祁╱攝影)

博物館 大都會 皇家

上一則

長島酒駕悲劇後續 美甲店遺孀提告肇事司機及酒商

下一則

台灣插畫家游承勳獲獎 紐約博物館展出

➤➤➤ 市政、民生、交通、安全、教育…關注大蘋果的熱門新聞,探討華人社區焦點話題,分享在地記者的觀察和看法,歡迎收聽「紐約客談」>>>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