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議會通過法案 2035年前建2120間公廁

紐約市議會近日通過新法案,要求市府制定建設全市公共廁所的長期規畫藍圖,並目標在2035年前新增至少2120個公廁,數量為目前的兩倍。市議員奈爾斯(Sandy Nurse)表示,這項法案旨在解決紐約市公廁嚴重缺乏的問題,現在全市共有860萬名市民,卻只有1100間公廁,並不符合市民需求。
該法案指出,市府應建立一個由副市長領導的跨部門團隊,並與市規畫局(DCP)、市公園局(DPR)與市交通局(DOT)等機構合作,提出長期建設計畫。此外,市府將每四年更新一次計畫,在2035年前新建超過2120間公廁,其中至少一半將為市府擁有。
奈爾斯強調,法案不只能改善公共衛生與市民的生活品質,還能有效減少由於公共便溺而開具的罰單。根據市府管理報告,市警總局在2024財政年度對公共場所小便的行為發出近萬張份刑事和民事傳票,比前一年增加了46%。
而市長辦公室和市議會發布的財政聲明稱,該法案不會花費納稅人任何錢,因為法案僅指示廁所的規畫,並未指示這些機構建造廁所。對此,奈爾斯指出,建造公廁費用相當高昂,公園廁所基礎建造成本約在300萬至500萬元,且建造時間需花費五年,她希望規畫期間能協助相關單位找到降低成本的方法。
她舉例她所在的第37選區,一種叫做「波特蘭廁所」(Portland Loo)的模組化廁所為布碌崙(布魯克林)首推,只花不到100萬元,且建設時間不到一年,應積極推廣此類方案。
然而在部分區域,即使擁有公共廁所,也不代表有機會用得上。根據市議會去年發布的公廁狀況報告稱,所有接受檢查的廁所有三分之二已經關閉或是存在安全問題,無法使用。此外,有10%的廁所沒有門鎖、10%的廁所沒有肥皂、13%廁所沒有衛生紙、40%則到處都是垃圾,說明現有的公廁仍存在諸多情況。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