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首個與川普談成協定是這國?傳只等總理、國會批准

海航空姐拿機上1袋堅果被開除 判罰引爭議

紐約市廚餘回收政策轉向 加強教育宣導屢勸不改才罰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市府18日宣布暫停對廚餘回收不合規的開罰,轉向加強教育與宣導的措施。(記者劉梓祁╱攝影)
市府18日宣布暫停對廚餘回收不合規的開罰,轉向加強教育與宣導的措施。(記者劉梓祁╱攝影)

紐約市自本月起強制推行廚餘及園藝廢棄物回收規定,要求所有食物殘渣、受汙染的紙類及庭院廢棄物,需與一般垃圾分開,放置於指定回收桶以利堆肥,但罰款措施引發部分爭議;然而市府18日突宣布政策轉向,今年內將暫停對大多數違反規定的建築開罰,改以加強市民教育與宣導,不過強調仍會對屢勸不改者開罰。

自去年10月起,紐約市全面實施強制性的路邊廚餘回收政策,隨後市清潔局(DSNY)自今年4月1日起開始執行罰款措施,對未妥善分類有機垃圾的建築處以罰款。市府官員此前強調,透過罰款能有效提升市民參與廚餘回收的意願。

據統計,自執行罰款措施兩周以來,市清潔局已開出超過4000張罰單,且明顯提升了合規率,數據顯示上周共收集到380萬磅廚餘,且執法以來回收量持續增加。稍早前,當局還宣布,將於皇后區開設新的廚餘回收站,免費提供堆肥予居民。

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辦公室發言人嘉西亞(Liz Garcia)強調,罰款政策的暫緩並不代表規定鬆綁,「廚餘回收在紐約仍屬強制,亞當斯本人每天都身體力行」。她指出,30戶以上的大樓若收到四次以上警告仍不改善,將維持罰款100元,原先罰則為小型建築每次25元起、大型住宅每次最高300元。

嘉西亞表示,市府將先加強宣導與教育,再對「屢勸不改者」開罰,「為提升參與度,我們會投入更多資源進行外展,之後才對最頑固的違規者處罰」。嘉西亞補充道,原定的罰款機制將於2026年恢復。

不過,市議會環衛委員會主席、代表曼哈頓部分地區的議員艾布魯(Shaun Abreu)嚴厲抨擊市府的決定,稱此舉再度削弱「零廢棄」目標,「市府先削減宣教經費,卻又聲稱資源足夠,顯然言行不一」,他說。

依照原規定,住戶數在一至八戶之間的建築,首次違規將面臨25元罰款,再犯則為50元、第三次違規提高至100元。對於住戶數九戶以上的建築,首次違規的罰款從100元起始,第三次違規則可達300元。

此外,四戶以上的公寓或大樓業主及管理方,需在建物內設立明確標示的堆肥專用容器存放區,這些容器容量不得超過55加侖,且需有密蓋。

亞當斯 紐約市 皇后區

上一則

市府:不論移民身分 紐約人有完整醫療權

下一則

解決鷹架氾濫 亞當斯簽署系列提案成法

➤➤➤ 市政、民生、交通、安全、教育…關注大蘋果的熱門新聞,探討華人社區焦點話題,分享在地記者的觀察和看法,歡迎收聽「紐約客談」>>>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