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與亞當斯巡視紐約地鐵 運輸部長批「又髒又危險」

訪客簽證逾期被關邊境巡邏站 中國婦自殺身亡

「哈佛神經緣」3月開演 2華女改編執導外外百老匯劇 探討女性成長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外外百老匯劇「哈佛神經緣」預計於3月中在曼哈頓上演。(主創團隊提供)
外外百老匯劇「哈佛神經緣」預計於3月中在曼哈頓上演。(主創團隊提供)

外百老匯劇(Off Off Broadway Show)「哈佛神經緣」預計於3月中在曼哈頓上演,該劇由「Sparkling閃光戲劇工作室」主創董季芸與朱婕寧共同改編、執導並參演,透過前衛實驗戲劇的方式,探討女性的心理成長與自我認同。

「哈佛神經緣」原著由前哈佛大學教授蔡博士創作,故事圍繞三位主人公如何在心理糾葛與成長過程中找尋更完整的自我而展開,改編劇則保留小說的核心概念,聚焦兩位女性角色,透過視覺與肢體語言,呈現她們在心理成長中的掙扎與療癒。

二位主創介紹,改編劇中的兩位女性角色分別為27歲與37歲,一人表面高冷,實則因家庭壓力與成長經歷而習慣逃避;另一人看似溫暖,卻因內心的不安定而試圖透過與他人建立關係來尋找安全感。劇情聚焦兩人如何相識、相互影響,並最終學會接受與理解自己。

24小時接力創作

由於劇本改編需在有限的篇幅濃縮小說的精髓,篩選關鍵情節,董季芸與朱婕寧投入了大量時間與精力。兩人分別身處中國與美國,不同時區、且不同的個性碰撞與創作特色,也使得此次二次創作變成了一項「24小時接力賽」。

「我白天工作後錄20條語音給朱婕寧,她在白天再回我20條。」董季芸笑說,這種遠距合作方式雖帶來挑戰,但也讓兩人不斷碰撞出新的靈感:董季芸擅長細摳情節,深扒人物,朱婕寧則推動主線,一路直驅,但兩人鮮明迥異的表達方式,有時互補,有時卻也殊途同歸,能想到同一關竅。

心理療癒與戲劇結合

董季芸表示,之所以選擇改編此劇,是因為其心理學背景及故事內容深具啟發性,「我們不一定將它定義為戲劇治療(Dramatherapy),但它確實能夠帶領觀眾思考心理議題,讓人更理解自己。」她強調,戲劇的魅力在於不僅僅只是二維文字,「人物的境況與她們心理的戲劇,若是能透過視覺、肢體和聲音表達,可能會更有力量,也更深刻地去連結人的內心。」

朱婕寧則表示,因故事內容與她近期研究的心理議題相呼應,也有許多周圍的朋友有類似經歷,她初讀原作時幾乎忍不住落淚,「我們希望透過這部戲,讓更多人關注心理健康,並思考個體如何在情感糾葛中尋找自我認同。」

見眾生與自我的「實驗劇場組」

董朱二人均畢業於紐約大學帝勢藝術學院(Tisch School of the Arts)下屬「實驗劇場組」(Experimental Theatre Wing),該戲組強調實驗性、身體探索與跨學科融合,在所有劇場組中,被認為是最怪誕與最難定義的存在。

董季芸介紹,包括她在內的組員學生在進入工作室後便不穿鞋襪,在地上做各種「滾」的訓練,放鬆身體連結空間的同時,也培養身體覺察,感受能量的流動。與此同時,他們也接觸各式戲劇理念與表現,在見眾生之後照見自己,發展出獨到的個人創作,「我是一個擁有許多情緒的人,以前可能會覺得這很脆弱,但在這裡我認識到,脆弱性也是一種大能量,可以轉化為許多不一樣的表達,戲劇中的戈羅夫斯基體系(Grotowski)也講到,表演最好的境界是演員將他的柔軟與脆弱原始展現,直擊觀眾,從而創造兩者之間的深刻轉化體驗。」

朱婕寧則分享了有一次課堂作業,她練習一整學期,將12塊洗碗海綿悉數塞進嘴裡,贏得嘖嘖稱奇,「從父權社會壓制角度,你當然可以說這是將女性洗碗被包裝成一朵花,但它也可以非常簡單,比如說,主人公就是想把自己變成一朵康乃馨,當你把一個作品變得非常簡單時,都可以引發每個人對於這一作品的不同思考」。

二人認為,「實驗劇場組」與其說是培養演員,不如說是孵化戲劇創作者(Theater Maker),也是通過這樣一段探索性和開放的學習經歷,她們照見自我,培養了獨特的戲劇觀點,並在畢業後創立「Sparkling閃光戲劇工作室」,致力推動先鋒實驗戲劇和肢體戲劇的創作與表演。

外百老匯 曼哈頓 哈佛大學

上一則

華文作家協會2新書 講述2代華人移民故事

下一則

陳學理攜MTA華聯會 21日辦地鐵安全講座

➤➤➤ 市政、民生、交通、安全、教育…關注大蘋果的熱門新聞,探討華人社區焦點話題,分享在地記者的觀察和看法,歡迎收聽「紐約客談」>>>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