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視角審視中國風 大都會博物館新展登場

曼哈頓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即日起推出名為「怪誕之美:女性主義視角下的中國風」(Monstrous Beauty: A Feminist Revision of Chinoiserie)的展覽,從女性主義角度探究歐洲瓷器,呈現東方美學是如何影響西方藝術、設計與生活。
據MET介紹,17世紀以來,來自中國的瓷器在歐洲引發「中國風」(Chinoiserie)的裝飾風潮,揉合了歐洲對東方的幻想與迷思,以及社會對女性、兩性與種族的新興想像。為此,該展覽探討瓷器如何塑造過往歐洲女性的身分,並探討亞洲女性長期以來被構建的刻板印象。
館方希望此次展覽能夠打破將中國風視作與現世無關、純粹無害的幻想,批判與重審該風格中蘊含的態度,展現如何將負面的刻板形象,重新詮釋為女性力量的象徵。

MET執行長霍林(Max Hollein)表示,展覽探討了18世紀歐洲中國風多面向的影響,不僅聚焦藝術之美,也突顯出此類藝術形式,是如何反映、扭曲甚至影響女性身分在各個時代的形成與認知。觀眾將重新審視歷史,並對過去產生全新的理解。
歐洲雕塑與裝飾藝術部副策展人穆恩(Iris Moon)則指,展覽是一場對過去負面論調的「必要解構」,並「重新講述中國風的歷史。」

本展覽囊括近200件歷史與當代作品,時序自16世紀的歐洲藝術,橫跨至現代亞洲及亞裔女性藝術家之裝置創作。在展覽區域中庭,呈現有藝術家李受徑(Yeesookyung)以「金繼」(Kintsugi)修補破碎瓷器,並塑造成「怪物」般的造型。
展覽還包括一件由藝術家張怡(Patty Chang)創作的新作品「深淵」(Abyssal),其為一張以未上釉生瓷土打造、遍布洞孔的全尺寸按摩床。展覽結束後,該作品將被沈入太平洋海底。張怡指,希望以此探討生命的延續、再生與轉變,並喚起對2021年亞特蘭大槍擊案中六位遇難亞洲女性按摩師的集體記憶。
該展共設有五個主題展區,包括海上貿易與初抵歐洲的瓷器、英格蘭女王瑪麗二世與中國風收藏、茶文化與歐洲的文明想像和瓷偶塑造的女性形象等,以闡明瓷器作為深具政治色彩的材質,是如何改變女性的生活。該展覽將持續至8月17日(周日)。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