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紐約市94%家暴案被駁回 霍楚籲司法改革 保護受害者權益

「小商家無處可躲」紐約亞裔社區民代 批關稅戰魯莽

紐約大學華人學生導演 原創話劇「閃光燈下的人」西村上演

數場演出幾乎都座無虛席。(記者范航瑜/攝影)
數場演出幾乎都座無虛席。(記者范航瑜/攝影)

位於曼哈頓西村的Rattlestick劇院日前首演了原創話劇「閃光燈下的人」,以19世紀的太平洋鐵路華工、20世紀女演員黃柳霜以及當代攝影師李揚國三條主線,講述了在美華人的百年故事。本劇的編劇、製作兼導演董季芸(Annora Dong)和朱婕寧(Sophia Zhu)近日接受本報採訪,分享了製作歷程和心得,以及對華人歷史以及文化身分的思考。

董季芸和朱婕寧來自上海,是紐約大學帝許藝術學院(Tisch School of the Arts)的大四學生。儘管此前都來自不同的領域,但兩人一直以來都鍾情戲劇。她們在大三時轉到了帝許藝術學院,並在其中的實驗戲劇組(Experiment Theater Wing)學習。

「我們幾乎是這裡唯一的華人。在我們的工作室,我們的面孔、我們使用的語言,都是非常少數的存在,」董季芸說。這種文化差異帶來的阻礙無形地纏繞著她們二人,而這些微妙的感受都被呈現在戲劇中:在一群功成名就的藝術家討論時,他們彼此之間被紅線連結,顯示出主流社會間複雜的關係網絡,而華人卻被隔離在外。

這種對於華人身分的敏感和反思,讓兩位創作者萌生了創作一齣講述在美華人故事戲劇的念頭,尤其是那些被主流文化所忽視的片段。朱婕寧在一段實習採訪中了解到了李揚國,而董季芸則在課上接觸到了黃柳霜,這些都成為了她們故事的主角。去年12月開始,她們著手創作並招募演員。八位演員有四位是戲劇科班出身,還有四位則來自商科等專業。

數場演出幾乎都座無虛席。受到二人所在的實驗戲劇組的影響,這部劇採用了先鋒話劇中接觸即興(Contact Improv)的形式,利用抽象的肢體語言去表達情感。但同時,她們也加入了對白甚至英語字幕,以觸及更廣泛的觀眾群體。「對於文化身分的思考是一種普遍的人類經歷,我們希望從更大的維度,引發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思考,」董季芸說。

在一群功成名就的藝術家討論時,他們彼此之間被紅線連結,顯示出主流社會間複雜的關係...
在一群功成名就的藝術家討論時,他們彼此之間被紅線連結,顯示出主流社會間複雜的關係網絡,而華人卻被隔離在外。(記者范航瑜/攝影)

華人 李揚國 曼哈頓

上一則

加拿大針對美國反同志事件發布旅遊警示

下一則

紐約巴斯海灘華人聚居區火災釀16傷 3人傷勢嚴重

➤➤➤ 市政、民生、交通、安全、教育…關注大蘋果的熱門新聞,探討華人社區焦點話題,分享在地記者的觀察和看法,歡迎收聽「紐約客談」>>>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