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教育基金會 頒優秀華生獎學金

第19屆大紐約區華人教育基金會獎學金頒獎典禮,19日晚在皇后區法拉盛喜來登大飯店舉行,17名優秀華裔學子獲頒獎學金;會長李德怡感謝各捐款人每年對基金會的捐款和協助,才能促成這件美事;多名學長學姐到場恭喜學弟學妹,並分享自己對他們的建議和期盼。
今年的捐款企業包括雲吞公司、世界日報等,基金會並特設雲吞獎學金八名。
大紐約區華人教育基金會會長、世報執行董事李德怡首先感謝2009年獎學金得主之一和基金會董事會成員趙軒惟(Hewett Chiu)的幫助。她稱,本屆獲獎學生的一個形似點是,從他們自己的經歷中汲取真理,思考如何幫助他人,不論是面對心理健康挑戰、彌合數字鴻溝、或是提供教育支持,這些學生都表現出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李德怡對獲獎學生給出建議,不要試圖和別人比較,「記住,生活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一場比賽。」她最後感謝贊助商、合作夥伴、董事會成員、志願者的長期支持。
世界日報紐約社社長張宗智恭喜獎學金得主,世界日報作為獎學金基金會的主要贊助商,他表示,半個世紀以來,世界日報作為連結華人社區和主流媒體的中文媒介,持續關注華人子女和教育議題。
他感謝李德怡的努力和堅持,以及贊助獎學金的個人和團體,獎學金才可以壯大。他表示,獲獎學生背景多元,但有一個共同點, 「不只是聰明,而是積極努力,為自己創造更多機會。」
張宗智特別指出今年獲獎學生何雅慈的經歷,為了更好的教育機會,雖然英語基礎有限,但沒有輕易屈服,選擇重念高中、進入市立大學,令人感動。他說,獲獎學生一年接著一年、一棒接著一棒,在各行各業開枝散葉,希望今年獲獎的學生,可以像前輩一樣,繼續努力的同時也回報社會。
獲獎的17名學生都已被美國各個大學錄取,包括哈佛和麻省理工等。不少往屆的華人獎學金學子到場慶賀,趙軒惟向2020年獲獎、今年畢業的三名學生頒發禮物,分別是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姚嵐、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UNY Stony Brook)任金迪和耶魯大學的陳詩敏。
2023年獲得獎學金的耶魯大學郭美希,以及2011年獲得獎學金的賓州大學曾翎毓發表了感言。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