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加密幣詐騙 皇后區華社辦講座

隨著加密貨幣詐騙在華人社區日益猖獗,皇后區地區檢察官凱茲(Melinda Katz)於8日晚間在法拉盛皇后區公共圖書館舉辦了一場「數字防禦:保護我們的社區免受加密貨幣詐騙」專題講座。此次活動由地檢官辦公室與啟揚文化中心聯合主辦,現場提供普通話翻譯,大量華人居民出席。
講座由皇后區地檢辦公室重大經濟犯罪組副主任沙福(Jonathan D. Scharf)擔任主講人。在講座中,沙福以中英文雙語投影片,詳盡介紹了加密貨幣詐騙的運作手法與警示信號。
其中,所謂「殺豬盤」詐騙是目前最常見的形式之一,詐騙集團先透過社交平台與受害人建立感情信任,再誘導其進入虛假投資平台進行高額加密貨幣交易,最終導致血本無歸。沙福強調,凡是聲稱能快速致富、不允許大額提領、客服拒絕面對面接觸的加密貨幣平台都應提高警覺。
講座還分類介紹了幾種常見的詐騙類型,包括冒名頂替詐騙(Impersonation Scams)、求職詐騙(Job Scams)等。冒名詐騙中,詐騙者常冒充政府官員、銀行職員、技術支援等,要求付款或轉帳;而求職詐騙則以幫忙轉帳、代收資金為由,誘使民眾成為洗錢工具,甚至面臨刑事指控。
針對民眾普遍關心的「如何保護自己」與「發現詐騙該如何舉報」問題,講座也提供了具體指引。沙福提醒,務必查核平台是否合法,紐約州民眾可透過金融服務署(DFS)網站或電話查詢;同時切勿下載未經認證的App,更不要在陌生人指示下,安裝遠端控制軟體如AnyDesk。此外,也不應在加密貨幣ATM機上操作任何來自可疑聯絡人的交易指令,以防資金外流。
在舉報機制方面,與會者被告知可直接聯繫皇后區地檢官辦公室,電話(718)286-6530,電郵為cybercrimes@queensda.org,或向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網絡犯罪投訴中心(IC3)報案。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