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樂霞領銜 保護國際學生不因言論而遭遣返

面對川普政府近期逮捕挺巴學生、試圖遣返外籍學生的做法,美國大學教授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於上月聯合多個教職工組織提告川普政府;近日,紐約州總檢察長詹樂霞(Letitia James)也與另外18名州檢察長聲援教授,敦促聯邦法官阻止對挺巴學生的打擊。
詹樂霞在聲明中表示,無論是在紐約,還是在全國,沒有人應該因為行使了言論自由的權利而被拘留或遞解出境;「我們的民主基於思想、言論的自由,以及在沒有恐懼的環境中學習」。檢察長們以法庭之友(amicus curiae)的身分就此案提出意見,並在簡報中指聯邦政府將移民執法武器化,打擊批評川普及其盟友的言論。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哈利勒(Mahmoud Khalil)在校園內領導挺巴勒斯坦學運,遭聯邦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逮捕及拘留後,路易斯安納州移民法官已於11日裁定,他可因構成國家安全風險而予以驅逐出境。同時,川普政府堅稱,獲得在美國生活和學習的簽證是一種「特權」,而非權利。
詹樂霞在內的檢察長聯盟表示,川普政府的做法將對部分大學、以及州的整體經濟造成持久傷害,同時對國際學生群體造成最嚴重的創傷。
簡報也指出,因川普政府打擊國際學生的做法引起寒蟬效應,紐約州大(SUNY)的國際生申請數量已出現「急劇下降」;而其他已入學的國際學生因害怕被驅逐出境或被拒絕再次入境,已不再敢離開美國,甚至考慮是否留美繼續學業。
近日來,川普政府大規模取消學生簽證的舉動引起留學生恐慌,美國移民律師協會 (American Immigration Lawyers Association))估計,自川普就職以來,至少有4700名國際學生因敏感言論、犯罪紀錄等原因導致留美身分被剝奪。
一名小紅書網友發帖表示,自己自初中起就在美國唸書,但近期的新聞讓她質疑這個國家是否歡迎自己;「就算我人生過半都在這裡,但美國真的接受我嗎?也許是對目前處境的絕望無助,感覺答案也許是No吧」。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