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衝擊紐約法拉盛超市、餐館

美中貿易戰近日再度升溫。白宮於近日發布聲明,宣布針對中國進口商品祭出新一輪加徵關稅措施,最高稅率將達245%。此對許多仰賴中國進口商品的美國華人社區而言,此波關稅衝擊已不再是宏觀議題,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壓力與經營困境。
▼收聽「紐約客談」:
在皇后區法拉盛,許多華人超市與中餐館第一時間感受到物價飆漲與供應不穩的壓力。中美超市的經理吳建錫近日接受本報採訪時直言,這波價格調整不僅快速且廣泛,連日來他幾乎每天都接到供應商的來電調價通知。「不少冷凍食品、調味品、主食類包點的價格已經上漲三成到五成,再過兩周會怎麼樣,我真的不敢想像。」

吳建錫表示,受關稅影響最嚴重的品項,集中在依賴中國進口的冷凍食品與中式調味品以及主食。他列舉:「像冷凍豆類、速凍包子、花椒油、豆瓣醬、辣椒油這些,幾乎超過八成都是中國來的,沒有替代來源。」他透露,本周供應商已通知,包括到港貨物與庫存品項,統一加價50%處理。
在商品價格具體數字上,吳建錫表示,豆沙包這類冷凍點心過去售價約3.99元,近日已漲至6.99元,下周甚至將升至8.99元;香菇包、壽桃包亦將從4.99元調至6.99元。「以前一包包子4元以下很常見,現在6元都算便宜的了。」他無奈地說。食用油類也面臨同樣命運。「現在一瓶小瓶裝油大概賣7.99元,下周就會調到10.99元。」

不只是一般家庭消費者,依賴大量進貨的中餐館也收到衝擊。吳建錫說:「餐館用量最大的就是調味品、米麵和冷凍蔬菜。我們現在看到,一箱麵條的價格從20元漲到40元,一箱冷凍豆類也漲了10到15元。」
他特別舉例,番石榴糖這類過去經常放在餐館前台,供顧客免費取用的小零嘴,如今也成了高價品。「一箱番石榴糖進價從38元漲到69元,還怎麼提供?」
儘管進價不斷攀升,零售業者的利潤卻未同步擴大。吳建錫說:「以前一箱商品賣30元,我們能賺5元;現在進價變成60元,利潤還是5元。從比例上來看,利潤其實變少了。但消費者看到價格翻倍,抱怨聲音很多。」

他表示,特別是一些非民生必需品,像休閒零食、進口小吃,因價格上漲,銷量出現明顯下滑。「現在銷售最困難的,就是那些消費者覺得可以忍痛不買的東西。」
除了價格飆升,供應鏈的不穩定也是當前一大隱憂。吳建錫坦言:「供應商現在說下周不知道會不會再漲」。他補充說,許多中國進口食品保質期僅六到八個月,加上航運與清關時間,真正可銷售的時間很短。如果目前狀況持續不變,「可能兩個月內就會面臨缺貨」。

目前,包括台灣、日本、泰國等地的商品尚未受到直接影響,例如泰國米、日式醬油與台灣調味品仍可正常供應。但吳經理認為,這些地區享有的低關稅待遇僅剩下約90天期限,屆時若政策未延續,價格也將連帶上升。「我們有看到一些批發商已經轉向台灣或東南亞找貨,但數量有限,價格也會跟著變動,能撐多久誰也不知道。」

面對連番漲價與未來不確定性,吳建錫也建議民眾把握時機購買。「尤其是保質期長的調味品、乾貨、冷凍豆類、香菇、木耳這些東西,能囤就囤。接下來只會更貴,甚至買不到。」
據觀察,近期已有不少顧客選擇整箱購買,特別是油、麵條、冷凍豆製品等基本食材。「很多人是怕下周一來就變貴,現在來買都是一手好幾瓶,甚至帶著推車來裝。」
吳建錫認為,美中雙方應盡快重啟貿易談判,以緩解持續升溫的對抗。他最後強調:「貿易戰打來打去,最終受害的還是消費者。」

▼收聽一洲焦點播客版(Podcast):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