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布魯克林華男從日落公園步行返家 遭2騎車男子搶劫

電動車充電設施太缺 美近50%車主考慮換回汽油車

遭美國列黑名單 中企如何求生存?改名後繼續在美做生意

被視為「光達第一股」的中企禾賽科技被美方認為有國安疑慮。(取材自禾賽科技官網)
被視為「光達第一股」的中企禾賽科技被美方認為有國安疑慮。(取材自禾賽科技官網)

一些遭美國列入黑名單的中國企業正重新為品牌命名、達成新的授權協議,並建立在美國註冊的事業來維持在美銷售產品,藉此規避美國政府對中企的打壓。

舉例來說,去年12月有一家新企業「美國光達」(American Lidar)在密西根州進行註冊登記,計畫的所在地距離美國三大車廠很近。然而該公司並未在註冊文件中提到背後公司是中國光學雷達業者禾賽科技,而美國把後者列為有國安疑慮,認定其雷射感測器可能被用來蒐集敏感的美國數據。

這樣的做法很令人熟悉,即面臨監管或聲譽問題的企業,設立一家擁有不同名字的子公司或關聯企業。根據美國決策官員與國安官員的說法,試圖緩和美國抗中政策影響的中企,正在改名並設立在美國註冊的公司,因應拜登政府擴大「實體清單」、限制中企在美國做生意的措施。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前委員史劍道表示:「中企受到打擊,但接著調整策略,能夠朝另一個方向前進。」

短影音平台TikTok花費數年,試圖與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保持距離,包括在美國建立總部、探索在美國改造品牌的方式。儘管如此,TikTok在新法律下仍可能面臨禁令。TikTok已經控告美國政府違反它依據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擁有的權利。

另外,中國生技公司華大集團(BGI Group)在麻薩諸塞的關聯企業近期改了企業名字,刪除「BGI」字眼;全球最大的無人機製造商深圳大疆科技與一家美國新創公司達成協議,在政府可能祭出禁令之前在美國銷售無人機。多年前,中國電信設備業者華為在美國制裁其公司之前,設立了美國子公司Futurewei。

律師表示,中企轉移生產、改造為美國品牌,或以新名字設立子公司等行為都是合法的。不過,這仍然觸怒美國監管機構,而他們在無法釐清一家公司背後企業的情況下,是無法執法的。

一位研究在美中企的眾議院幕僚人士表示:「隨著美國政府利用黑名單做為辨識問題中企的工具,以及實施制裁的工具,這類空殼遊戲將愈來愈猖獗。」

TikTok 拜登 密西根州

上一則

民主黨8月全代會前 先通過提名拜登

下一則

WSJ:中擴建海南海軍基地 備戰台海衝突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