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紐約州擬跟進「校園全天禁手機」範圍從幼兒園至12年級

紐約市廚餘回收新規上路 華人:宣傳不足 多人不清楚具體要求

WSJ:私募股權公司重金進入健保市場 導致醫藥帳單飛漲

擁有雇主提供健保的民眾接受開刀手術時,麻醉師費用理應透過市場機制決定,然而有私募股權公司在同一座城市裡同時買下多名麻醉師合約並且調漲費用。(取自Pexels)
擁有雇主提供健保的民眾接受開刀手術時,麻醉師費用理應透過市場機制決定,然而有私募股權公司在同一座城市裡同時買下多名麻醉師合約並且調漲費用。(取自Pexels)

華爾街日報30日報導,私募股權公司(Private Equity)過去數十年大舉進入健保市場,併購醫院及保險公司,聲稱能讓醫療保險變得讓消費者更負擔得起,結果美國民眾的醫療帳單價格不降反升;私募股權公司經常玩弄健保制度,導致醫師與病患雙雙淪為輸家。

統計顯示,私募股權公司對醫療事業的投資在2000年不到100億,到了2018年已成長到1000億。私募股權公司重金投資的項目從急診醫療、麻醉服務到養老院都有,研究顯示,私募股權公司進入市場之後,消費者便面臨價格上漲的後果。

私募股權公司對於健保公司展開垂直整合,醫療服務變得高度私有化,導致市場競爭減少,原本扮演重要地位的醫療機構紛紛被迫關閉。

報導舉例指出,擁有雇主提供健保的民眾接受開刀手術時,麻醉師費用理應透過市場機制決定,但卻有私募股權公司在同一座城市裡同時買下多名麻醉師合約並且調漲費用。根據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去年訴訟,醫療保健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威爾士、卡爾森、安德森和思拓維公司」(Welsh, Carson, Anderson & Stowe)便以如此策略操作。

聯邦貿易委員會指出,「威爾士、卡爾森、安德森和思拓維公司」2012年設立「美國麻醉合作夥伴公司」(U.S. Anesthesia Partners,USAP)之後,先在休士頓買下幾家規模最大的醫療機構,然後逐漸擴張到整個城市,甚至德州各地,以積極手段打壓競爭對手,並且最高價的收費標準。

報導指出,在過去,許多美國醫師是在醫師經營的醫療機構工作,現在則有75%醫師任職於企業或醫院所有的機構。消費者看診的醫院則可能隸屬於大型醫療系統或私募股權公司。規模較小的醫院或診所面臨出售事業的壓力,因為法規變得越來越繁雜沉重,小型診所與保險公司打交道面臨層層障礙。

「美國麻醉合作夥伴公司」董事會成員霍里戴(Scott Holliday)則表示,聯邦貿易委員會指控並無根據。

健保 醫療保險 投資

上一則

一洲焦點/川普封口費案將裁定、台立法院擴權還是改革?

下一則

英媒:「辛普森」特定劇情雷同川普遇刺 英電視台疑刻意停播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