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語言不通、缺中文標識 華人上房屋法庭碰壁

亞馬遜Kindle中國電子店:30日起正式終止服務

紐時:在中國後院的亞太區域 美國轉為低調的超級強國

美國士兵在聯合軍事演習後,在菲律賓北部的海軍基地上陸。(美聯社)
美國士兵在聯合軍事演習後,在菲律賓北部的海軍基地上陸。(美聯社)

紐約時報13日分析,美國在屬於中國「後院」的亞太區域,如今已轉型變成比以往更為低調的超級強國,不再用高高在上的架勢指點盟友,而是讓盟友成為團隊夥伴,分擔責任。

報導指出,亞太地區幅員遼闊,中國崛起威脅龐大,美國希望與區域盟友成為軍事現代化、科技發展的團隊夥伴。

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本月在新加坡全球國防論壇上說:「我們的專家以往是以軸輻模式(hub-and-spokes model)討論印太安全問題,現在我們則有不一樣的觀點。」

報導指出,如今許多國家比以前做得更多,而且是在美國協助下自己行動。美國第一次與澳洲合作建造核子潛艦,參與南韓的核子武器計畫,與印度一起製造戰機引擎,與太平洋小島分擔航海監視任務,並且跟日本合作加強進攻能力。

美國官員透過幕後運作,現在也跟合作夥伴測試新的安全溝通系統,簽署協議為盟友共同生產火砲,並且為戰爭爆發時區域裡各地醫院輸血庫存量預做準備。美國正以花費更高的方式,在許多國家展開軍事訓練。

紐約時報分析,各式各樣合作方式凸顯了亞太區域對中國的看法。許多國家害怕北京隨著軍事實力壯大變得好戰,例如威脅犯台、主張擁有絕大多數南海主權以及在印度交界地區擴展勢力;亞太區域國家越來越不確定是否要把中國當成經濟夥伴,因為中國經濟在後疫情期間變得緩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任內漸漸遠離追求力拼成長、支持企業家的政策。

亞太區域國家與中國合作,是否代表在長期策略上押注美國而非中國?還是這些國家是以務實路線抓緊機會向反覆無常的超級強國爭取利益,因為已經有越來越多選民希望政府不要介入國際事務?

紐約時報報導,根據百餘名現任、卸任美國政府官員及印太國家官員採訪,許多受訪者表示,美國下一個世紀在印太地區的主導地位將比上一個世紀降低。受訪者普遍表示,不管2024年美國大選由誰勝出,美國身為世界秩序領導人的角色,早就因為伊拉克、阿富汗戰爭而削弱,美國國內製造受到中國崛起衝擊,美國本身還有內部分歧問題。

影片來源:世界新聞網 一洲焦點

紐約時報 印度 新加坡

上一則

杭特拜登若被定罪 白宮:未排除減刑

下一則

反墮胎團體對FDA核准美服培酮提告 遭最高法院駁回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