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雷根未完成任務 川普「鐵穹」飛彈防禦系統5重點
![美軍示意圖。(取材自美國國防部官網)](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5/01/30/31411444.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
川普總統27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建立保護美國抵禦空襲的「鐵穹」(Iron Dome)飛彈防禦系統,福斯新聞網(Fox News)29日報導,川普將延續前總統雷根(Ronald Regan)未完成任務。
報導指出,川普所說的美國版「鐵穹」系統重點包括:
「鐵穹」是以色列的第一道防線
川普宣布的美國版「鐵穹」系統將與以色列類似,以色列飛彈防禦系統是由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公司(Rafael Advanced Defence Systems)研發,旨在防止加薩走廊(Gaza Strip)巴勒斯坦恐怖份子展開攻擊。2011年啟用之後,防禦系統抵擋了哈瑪斯(Hamas)、真主黨(Hezbollah)與伊朗的飛彈與無人機。
從2011年以來,美國為以色列「鐵穹」系統至少贊助26億元。
美國面臨威脅為何
川普行政命令指出,「鐵穹」系統將保護美國免於遭受長程彈道飛彈、高超音速飛彈、巡弋飛彈及其他先進空中攻擊。紐約時報報導,俄羅斯現有1250枚部署飛彈,五角大廈評估中國在10年內飛彈部署將趕上俄羅斯,中俄兩國最近都有速度超過5馬赫(Mach 5)的高超音速飛彈測試。美聯社報導,要攔截高超音速飛彈並不容易,美國與日本合作的攔截機制耗資大約30億。
雷根率先嘗試推出
雷根是第一個喊出要建立全國飛彈防禦系統的美國總統,當時美國面臨蘇聯核武威脅。1983年3月30日,雷根推出「戰略防禦計畫」(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SDI),內容包括建立以太空為基地的飛彈防衛計畫,當美國遭受大規模核子攻擊時發揮保護效果。
雷根當時表示,科技發展尚未能夠落實飛彈防禦計畫的願景,期盼科學界與國防部門合作,研發能讓美國不必擔心核武攻擊的系統。
國防部長赫塞斯(Pete Hegseth)的任務一覽表(to-do list)
根據川普行政命令,赫塞斯必須在60天內針對建立「鐵穹」系統提出報告,並且加快部署美國飛彈防禦署US Missile Defense Agency)研發、目前屬於設計原型(prototype)階段的衛星感應系統「高超音速彈道追蹤太空感應器」(Hypersonic Ballistic Tracking Space Sensor)。
川普行政命令也指示國防部研發、部署多款以太空為基地的飛彈攔截科技,包括讓飛彈在發射之前就變得失能的技術,並且鞏固美國國防基礎設施的飛彈防衛系統生產供應鏈。
與美國盟友合作
川普行政命令要求針對飛彈防衛科技研發、能力與行動增進雙邊與多邊合作關係,為盟友及夥伴增加並盡快提供美國飛彈防衛能力。川普命令赫塞斯檢討美軍在全球各地飛彈防禦扮演如何角色,找出能與盟友加強合作的領域。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