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川普「解放日」豪賭美國經濟 通膨、衰退機率雙升

川普總統將在4月2日「解放日」宣布更多關稅措施,分析認為,由於川普過去在實施關稅一事上經常反覆無常,加上時空背景已不同,孤注押寶「關稅」對於美國而言,最後恐將落得「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後果。
據CNN報導,川普宣稱4月2日將是「解放日」,屆時他將對任何向美國產品徵收關稅的國家祭出等額報復關稅。從過往經驗來看,川普的善變作風在一切真正發生之前都充滿變數,他經常迅速推翻自己堅決下達的指令,特別是貿易政策。事實上,川普的貿易戰政策已讓股市損失數兆元,道瓊工業指數僅在上周五就暴跌700點,更加深消費信心疲弱、經濟衰退的擔憂,在外交上,他還疏遠了美國的盟友,破壞西方聯盟體系。
即使宣布日期逼近,但川普仍一再提出自相矛盾的訊息,例如暗示某些國家或產業可能獲得關稅豁免,進一步破壞經濟穩定所需的信心。他這種搖擺不定的領導方式造成的傷害,恐將與政策本身一樣。
川普認為透過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便能逼迫企業將製造業和供應鏈遷回美國並創造就業機會,復甦因全球化而沒落的地區,但這種做法的負面影響是會推升原本已承受高物價壓力的消費者支出,而且也沒有任何保證企業一定會將產線移回美國,這種調整可能需要數年,甚至超過川普在位的時間。
如果川普落實這項政策,他將面臨巨大的政治風險,但他似乎對可能的後果毫不在意。這種態度可能會引起政治反彈,特別是共和黨正憂心經濟放緩和川普政策將會影響選舉之際,本周佛州的眾院補選結果可能會讓共和黨更掛不住面子。
川普的觀點也忽略了25%汽車關稅的複雜性。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間的製造業緊密連結,代表多數美國製造的汽車成本將會大幅提高。理論上,未來美國本土生產的汽車或許可免除關稅,但將所有產線集中到美國本土所需的成本,最終還是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川普上周說,「我們將向那些在我們國家做生意、搶走工作和財富的國家收費。他們多年來從我們身上奪走太多東西,朋友或敵人都是。」其實川普拒絕接受經濟學界普遍共識,也就是進口商會將額外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川普希望復甦因工廠關閉而陷入困境地區的想法值得稱許。這種對工業衰退地區的失落感,提供了讓川普得以在政治上崛起的土壤,他比同期的政治人物更能抓住一般美國人的憤怒情緒,但今日美國已是服務業、科技與人工智慧(AI)的天下,要重現1950年代那種製造業榮景似乎不太實際。
川普的難以預測也帶來反效果。他一再延後時限、提供豁免或政策反覆,這種行為不僅已影響數百萬美國人的退休金儲蓄,還會加深企業的不安,降低製造業回流的意願。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