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埠「祈福騙局」增 嫌犯跨國流竄難尋

曼哈頓華埠紐約中華公所2日聯合市警五分局舉辦警民會議,向居民通報治安情況;警局指,社區犯罪率呈下降趨勢,但留意到「祈福騙局」增多,嫌犯疑似來自中國等海外地區,並在犯案後離開本國,呼籲民眾提高警惕。
五分局局長尼爾森(Craig Nilsen)依統計數據表示,截至3月30日的過去近一個月內,轄區內的七大主要罪案數量有所減少,共為78起、降幅為18%。當中,暴力攻擊和搶劫案各增一件,分別為20起和九起。
同時尼爾森發現,華埠社區內的「祈福騙局」有上升趨勢。此騙局聲稱受害者遭到詛咒或即將經歷厄運,並假藉幫助驅除災厄,行騙2萬至3萬元。尼爾森指,騙徒會稱這筆錢被「保管」在某個地方,以進行「祈福」儀式,然後要求受害者30天後再去取回,但屆時現金已消失無蹤。
目前,五分局已經接到至少四起報告,當局初步調查發現,嫌犯疑似來自中國或其他海外地區,在成功詐騙五到六人後便乘飛機離境,「他們一趟下來能騙到3、4萬元,金額非常可觀。可他們消失無蹤,我們目前也無法確定他們是否還在本地。」
此外,五分局仍在打擊長期存在於堅尼路(Canal St.)的仿冒奢侈品攤販,在過去近一個月內,相關抓捕為35次、查獲61批次的仿品,價值在200萬至500萬元之間。
尼爾森呼籲零售商家加入名為「AUROR」的計畫,透過數位監控與資訊分享平台,讓店家和警方能即時通報可疑情況並快速反應,降低竊盜和搶奪等犯罪風險。他說,「在發生搶劫時,我們能更迅速且準確地取得嫌犯的影像與描述,幫助辦案」,目前,五分局已指定兩名警員在社區內推廣此計畫。
針對去年9月在東百老匯(East Broadway)發生的閩籍華婦頭部中槍身亡案,第二名嫌犯貝爾(Joshua Bell)已於上月落網。盡管警方曾透露共有三名嫌犯,但尼爾森表示,案件已自此完結。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