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政南加會奧運老友 縱橫跑道名將憶當年

台灣「飛躍的羚羊」紀政24日在巴沙迪那(Pasadena)與九位美國奧運田徑傳奇選手重聚,重溫1960至1970年代女子田徑的黃金歲月。與會者包括奧運百米史上首位連續奪冠的「飛人」泰雅斯(Wyomia Tyus)、美國女子800米首位金牌得主米姆斯(Madeline Manning-Mims)、三屆奧運800米選手康諾利(Billie Pat Connolly),以及短跑名將法瑞爾(Barbara Farrell)等人。
紀政22日自台灣抵達美國參加此次聚會。她表示,這次重聚意義非凡,因為多年未見。此次聚會原定在莫里斯(Una Morris)家中舉行,但她的住宅近日遭遇火災,臨時更換地點。莫里斯表示,雖然房子燒毀,但有這群朋友在身邊,她感到無比幸福:「雖然失去了所有東西,連梳子和化妝品都沒有了,但上帝是好的,我還有家人和這群好朋友。」
出席聚會者包括多位奧運名將。泰雅斯是1964年東京奧運和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的100米雙料金牌得主,個人累計獲得三金一銀。華生(Martha Watson)是四屆奧運選手,分別於1964、1968、1972、1976年參加跳遠與4×100米接力項目。曼寧-米姆斯是美國首位在800米奧運金牌女選手,這項紀錄保持了長達53年。
莫里斯參加過1964、1968、1972年三屆奧運,並於1964年在短跑項目中獲得第四名。奧尼爾(Lacey O'Neill)是1964年及1972年兩屆奧運選手。沃爾弗拉(Patty Van Wolvelaere)在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80米跨欄位列第四名。康諾利則參加過1960、1964、1968年三屆奧運的800米賽事。
此外,短跑名將法瑞爾和斯潘格勒(Diane Spangler)也出席聚會。斯潘格勒曾參與1967年泛美運動會選拔賽及1968年奧運選拔賽,後於格蘭岱社區學院(Glendale Community College)擔任體育教授。
奧尼爾分享了與紀政的特別友誼。1963年在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期間,她俩是室友。「我教她英文,她教我中文,」奧尼爾並分享了一次特別經驗:「她替我穿上漂亮的旗袍,把頭髮盤起來插上筷子。接待人員問是不是她的姊妹,她說是。在夏威夷,有一個膚色像我這麼深的中國姊妹也不奇怪。」
當年為籌募訓練經費,她們必須自己想辦法。「在報紙上刊登募款廣告時,每個隊員都被修成華人的樣子,」奧尼爾笑說,「這真有趣,不過我們確實募到了不少捐款。」她還稱讚紀政不只是優秀的運動員,更是位出眾的美女:「她身材高挑,長相漂亮,走在路上就像個模特兒。」
紀政的義妹Rosemary也特地現身分享兩人的姊妹情誼。楊若梅表示,50年前為來自台灣的運動員擔任翻譯而認識紀政,從此建立深厚感情。她提到,去年還陪同紀政前往泰國慶生,並透露明年計劃帶她回新加坡。
多數與會者曾就讀於田納西州立大學(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泰雅斯回憶道,在傳奇教練坦普爾(Edward Temple)執教期間,該校培養了40位奧運女將,其中39人完成學士學位,23人摘下奧運獎牌。「他總是說,拿到文憑最重要,」華生則分享:「如果要搭飛機,一定要穿得像去教堂一樣正式,因為別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看你的外表。」
這群女性運動員在當時突破性別限制,為後世女性運動發展鋪路。「那時候總有人說體育女生嫁不出去,」泰雅斯笑著說,但她們從未因此退縮。談及未來,紀政笑著表示,未來一定會多聚聚,很期待。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