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 洛杉磯生活質量「歷史最低」 這些原因導致

最新年度調查報告顯示,洛杉磯縣居民生活質量處歷史最低水平。高昂生活成本、災難性野火頻發、移民政策、以及無家可歸者問題等,正對居民生活造成負面影響,導致整體滿意度連續第三年處於最低水平。
福斯新聞(FOX)報導, 洛杉磯加大魯斯金公共事務學院(UCLA Luskin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進行的調查顯示,洛縣生活品質指數與去年持平,得分53分,為歷史最低,凸顯該縣面臨的嚴峻挑戰。
此項調查從九個方面衡量洛縣居民滿意度,並確定其主要關注點;75%居民將高昂生活成本列為影響生活質量的首要因素,該指標滿意度過去十年持續墊底。民調專家Paul Maslin指出,生活質量指數停滯的根本原因,就是生活成本的壓力所致,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在過去十年所有評估維度中始終位列首位。
其次,野火創傷持續發酵,是影響洛縣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41%受訪者認識直接野火受災者,14%因火災遭受收入損失,其中西裔、年輕群體及低收入者受災程度最為嚴重。89%居民支持災民原址重建,52%受訪者願意增稅以提升火災應急能力。
新政府的移民政策,也在加劇人們焦慮。44%居民擔心川普政府的政策,會導致自己或親友被驅逐出境。西裔和年輕居民最擔心,普遍支持地方政府抵制聯邦移民政策。項目主任Yaroslavsky表示,新政府再次將移民、驅逐問題推向風口浪尖,這已成為大部分居民最關切議題。
無家可歸者問題仍是人們最關心問題之一,但看法略有改變。認為遊民問題正在惡化的居民比例有所減少,近五年來首次顯著下降,從2024年60%降至2025年52%;僅10%受訪者認為情況正在改善,顯示微小轉變。
令人擔憂的是,政府公信力也在經受嚴峻考驗。居民對洛杉磯市長貝斯(Karen Bass)、以及縣政委員的態度,受到火災應對措施影響。就貝斯而言,37%受訪者支持她,49%受訪者持負面看法;而34%受訪者支持縣政委員,37%受訪者則持反對意見。
此項年度「生活質量指數」調查,於2025年2月23日至3月9日開展,覆蓋1400名洛縣居民。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