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紐約皇后區長籲電費凍漲 要電力公司撤回提案

川普關稅核心是台灣?美分析師:重塑秩序 勝過中國犯台摧毀一切

吳彥祖、方振豪談亞裔敘事變遷 將激勵後代為己任

聽新聞
test
0:00 /0:00
著名華裔影星吳彥祖(左)與滾石雜誌資深媒體人方振豪(右)。(記者王子涵╱攝影)
著名華裔影星吳彥祖(左)與滾石雜誌資深媒體人方振豪(右)。(記者王子涵╱攝影)

華埠大明星戲院百年慶的重頭戲,便是著名華裔影星吳彥祖(Daniel Wu)與滾石雜誌資深媒體人方振豪(Ben Fong-Torres)的訪談環節。兩位在娛樂產業的成功,啟迪了無數亞裔美國人在不同的領域中大膽嘗試,開闢出自己的道路。

吳彥祖與方振豪同成長於東灣,但在舊金山華埠都有著不少珍貴的記憶。在本報獨家的訪談中,吳彥祖透露他年少時常來到華埠觀看香港功夫電影。

「我七歲時第一次看『少林寺』,那部電影激勵了我學習功夫。我來到舊金山華埠,在市德頓街的YMCA訓練。」吳彥祖說,「在訓練後,就會來到大明星戲院來看最新的香港動作片,像是黃飛鴻系列。那時沒有網路,連買到錄影帶都很困難,唯一能看到香港電影的方式就是來華埠電影院。」

每一個在那個時期成長起來的亞裔小孩,都會受到李小龍的影響,吳彥祖也不例外。「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你在螢幕上看不到像我這樣的人。李小龍那種自信,對一個尋找自我認同的亞裔美國人來說真的很鼓舞。」吳彥祖在訪談中分享,「他是更現代風格的功夫。他是美國人,在舊金山出生,電影中說英語,但最吸引我的是他在銀幕上的魅力和個性。」

方振豪也分享到在更早的年代,亞裔年輕一代沒有如李小龍這樣的明星、榜樣引導他們。「我坦白說,那時我沒有榜樣,那是五十年代。當我看到有中國人的署名時,真的很激動。」他提到欽佩劇作家陳耀圭(Frank Chin)和教育家黃博士,「你會找到這些可能的榜樣,因為當時真的很少。」

方振豪表示,收音機和棒球比賽廣播是他的「救命稻草」,培養了他對音樂和廣播的熱愛。「閱讀也是其中一部分,我貪婪地閱讀各種書籍,這讓我想成為一名作家。聽著電台DJ,又讓我想講話和播放音樂。」

方振豪談到他在「滾石」雜誌和電台KSAN工作的雙重經歷:「當我去採訪Sly and the Family Stone或Carlos Santana時,似乎有一種相互認同,『噢,你也是局外人』。在搖滾樂世界裡,以白人為絕對主導,突然間來了這個中國人。我不知道你,因為方這個姓氏不太能說明身分……但這確實創造了某種連結。」

談及現今亞裔演員在荷里活的發展,吳彥祖強調社區支持的重要性:「作為同一個社群,我們出來支持這些電影很重要。荷里活的邏輯非常簡單,它是一門生意,如果你能證明你能為他們賺錢,那你就能生存。瘋狂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的巨大成功,為亞裔演員之後的許多作品打開了大門。」

「如果沒有瘋狂亞洲富豪,我們不會有這些機會。」吳彥祖說。

他呼籲亞裔敘事需要向「2.0版本」進化:「移民故事很棒,我們也看過了。但我們需要進一步展示我們是誰,以及我們如何融入美國社會結構中。」

方振豪作為新聞界的華裔先驅之一,對年輕的亞裔美國記者非常重要。吳彥祖說:「人們仰望你,看到有一條道路是行得通的。」

吳彥祖總結:「我正在做的事,是希望能啟發年輕人,就像這個戲院當年啟發了我。希望我現在在螢幕上所做的能啟發年輕人去追夢,未來我們能看到更好、更多元的自我呈現。」

著名華裔影星吳彥祖(左一)與滾石雜誌資深媒體人方振豪(中)。(記者王子涵╱攝影)
著名華裔影星吳彥祖(左一)與滾石雜誌資深媒體人方振豪(中)。(記者王子涵╱攝影)

亞裔演員 華埠 舊金山

上一則

華埠現存唯一劇院百年慶 年輕科技業者延續使命

下一則

山景城市中心街頭 周末拉小提琴的神祕人到底是誰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