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持 機器人咖啡師時代來臨?

在剛剛結束的輝達2025 GTC大會上,一位技藝嫻熟、動作俐落的「機器人咖啡師」(Barista Bot)吸引全場目光。這款由一家服務型人工智慧公司開發的機器手臂,搭載視覺-語言-行動(VLA)AI系統,不僅能完成複雜的製作工序,更能忠實還原頂級咖啡師的手藝,現場調製出多達28款冷熱飲品,令人驚艷。
本報記者專訪了參與Barista Bot研發的灣區知名主廚、SCA國際認證咖啡師周淨媛(Echo Zhou)。她是該計畫中負責飲品配方設計與實際訓練的重要推手。
周淨媛指出,這款AI咖啡機器人與市面上常見的自動販售式咖啡機大相逕庭。「一般的機器人只是按個鈕幫你出杯,功能簡單。但AI咖啡師可以學習、模仿、優化,真正複製出大師級風味。」
以她設計的一款精品咖啡為例,配料高達七、八種,且每間門市的菜單可能有數十款飲品。對人力來說,要訓練多間分店員工是一項耗時工程。但AI咖啡師只需輸入配方,即可迅速複製。然而初期機器人只依據配方製作,風味總有些差距。因此她親赴西雅圖總部,進行現場訓練與優化。
「拉花和打奶泡這些細緻技術,過去是人類咖啡師的專業領域,現在機器也能駕輕就熟。」她表示,透過追蹤世界冠軍拉花師的動作,將傾斜角度、深度、出氣量等數據輸入,機器人便能迅速學會並穩定複製,風味與美感兼具。
整個訓練過程中,一支博士級工程團隊持續微調參數,讓每一杯咖啡都臻於完美。但令人振奮的是,最新一代機器人已可自我學習,無需工程師手動介入調整,實現「一鍵學習」功能。這代表每家咖啡店可依自身風格,透過人機介面輸入配方參數,即能製作出獨具特色的招牌咖啡。
雖然周淨媛笑稱訓練咖啡機器人的過程好像在教它搶自己的飯碗,但也認為AI與咖啡的結合,不是取代人類,而是提升整體品質與效率。
隨著AI咖啡師逐步走入現實,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每位消費者都能在街角小店,喝上一杯「有靈魂」的智能精品咖啡。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