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地位提升?學者:慕尼黑會議王毅演講安排現端倪

中國外長王毅14日應邀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簡稱慕安會)發表演講,參會的中國學者從會議安排上分析,認為今年中國外長演講安排有所變化,包括提前至開幕首日等,顯示中國地位提升。
王毅於14日15時至15時30分,應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霍伊斯根邀請,出席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並在「中國專場」發表演講,結合會議主題就重大國際問題介紹中方立場。
環球時報報導,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現場參會,他觀察今年中國外長演講的相關安排有兩處明顯變化:一是今年僅有3位人士受邀進行主旨演講,除中方之外,還有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美國副總統范斯,其他國家政要則是參與小組討論;第二,今年中國外長的演講時間提前至開幕首日,讓中國與美國、歐洲同處重要時段,受關注程度也明顯提升。
梳理近年慕尼黑會議中國專場的安排,2021年因疫情因素因此發表視頻講話,此外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與2024年的「中國專場」均被安排在會期第二天舉行,今年則被提前至了開幕首日。王義桅稱,前述變化充分表明中國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同時歐洲也愈發渴望聆聽中國的聲音。
另一位現場參會的上海外國語大學歐洲研究教授、上海市區域與國別研究協會會長姜鋒引述現場一位歐盟高官說法稱,中國在發出和平的聲音,這在國際關係越來越複雜的時刻非常必要,希望中國堅持。
姜鋒行前通過央視表示,今年慕尼黑會議,歐洲對自己安全的焦慮不降反增,一方面對於解決安全問題團結起來信心不足,另外歐洲各國對內政事務自顧不暇。
國際在線報導,今年第六次與會的中國華陽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長吳士存觀察,歷年來,在以歐洲為「主場」的慕安會上,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拿到話筒」的難度其實很大。與之相對應的是,美國的「出場陣容」卻十分強大。因此他呼籲中方學者要更多走進慕安會。
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14日至16日在德國舉行。創始於1963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目的是探討「跨大西洋關係」,也就是歐美關係,作為當前全球國際戰略和安全領域的重要年度論壇之一。今年慕安會預計有超過5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150位部長及主要國際組織的領導人、超過110個國家的800餘名嘉賓參加約350餘場會議。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