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談中歐關係:不針對、不依附、不受制於第3方

結束歐洲、美國、南非等地的訪問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接受中媒訪問表示,中歐關係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於第三人。他指,歐洲對中國的政策趨於理性務實,希望布魯塞爾願與北京加強交流合作,透過對話妥處分歧,樂於與中國共同維護和加強多邊主義,推進全球治理。另,在談及俄烏戰爭,王毅稱,對話總比對抗好,和談總比打仗好。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23日消息,王毅於22日結束對歐洲、聯合國,以及南非的10日訪問行程後,針對中媒提問涉及包括:聯合國、多極化、中歐關係、烏克蘭、加薩問題等的7個題目回答。
其中,王毅就中歐關係稱,中國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歐關係,將歐洲作為中國式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夥伴。中歐關係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於第三方。
王毅說,此次歐洲之行感受到,在元首外交戰略引領下,歐洲對中國的政策趨於理性務實,希望了解中國所思所行,願同中國加強交流合作,通過對話妥處分歧,樂於同中國共同維護和加強多邊主義,推進全球治理。
王毅再指,今年是中國與歐盟建交50周年,中歐關係發展迎來繼往開來的重要節點。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方都將同歐方一道,總結雙方關係發展成功經驗,錨定夥伴正確定位,堅持互利合作主基調,透過對話協商處理好分歧和差異,繼續作彼此尊重、相互信任、長期穩定的戰略夥伴。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歐關係能夠開啟新一輪「雙向奔赴」,共同開闢更加光明友好的下一個50年。
至於俄烏戰事,王毅表示,中方一貫主張透過對話協商、政治解決所有熱點問題。他強調,「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也不是當事人,但中方沒有隔岸觀火,更沒有藉機牟利。」
王毅續稱,3年來,中方始終按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四個應該」重要主張積極勸和促談,並同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發起成立「和平之友」小組,為推動解決烏克蘭危機匯聚全球南方的共同聲音。情勢發展證明,中方的主張客觀、公正、理性、務實,反映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
他還說,最近關於和談的呼聲不斷上升,和平的窗口正在開啟。儘管各方立場不盡一致,「對話總比對抗好,和談總比打仗好。」中方支持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期待各當事人找到能照顧彼此關切、可持續和持久的解決方案。中方願根據當事人的要求,考慮國際社會,尤其是全球南方國家的關切,為烏克蘭危機的政治解決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