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傳今年完成5奈米 但成本比台積電高50%

在美國制裁下,為了實現中國半導體製造自主,美媒指出,中芯國際將在今年完成 5 奈米晶片開發,但由於缺乏先進的極紫外光 (EUV)微影設備,將採用較舊的深紫外光 (DUV)微影設備達成目標,成本可能比台積電高出50%且良率僅33%。
科技媒體「Wccftech」報導,一份由爆料者@Jukanlosreve發現、Kiwoom Securities發布的報告顯示,中芯預計於2025年完成5奈米晶片技術開發。
與台積電相比,中芯的良率僅約台積電的33%,且晶圓成本高出50%。這是由於DUV技術需要採用多重曝光技術來達成更高階製程,導致生產步驟增加、製造時間拉長,同時也提高了不良品的比例。
報告進一步透露,華為下一代旗艦機Mate 70預計將搭載麒麟9020晶片,仍採用7奈米製程。然而,中芯的5奈米技術未來可能應用於華為昇騰910C AI晶片,以減少中國對輝達(Nvidia)的依賴。
此外,報導指出,中芯若欲突破5奈米瓶頸,關鍵在於中國能否成功開發EUV設備。外傳中國首批國產EUV機台將於2025年第3季進入試生產階段。而與華為關係密切的中國半導體設備商新凱來(SiCarrier)也正在研發替代ASML的EUV技術,若能成功,將大幅提升中國在先進製程的自主能力。
目前尚無法確定中芯何時能穩定量產5奈米晶片,但中國正在積極推動本土EUV設備的研發,若這些設備能順利投入使用,中芯將挑戰更先進的製程技術。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