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內捲 中國發改委指競爭失序:加強汽車價格監測

中國電動車行業「內捲」(過度競爭)態勢越演越烈,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鄭備29日在北京一場論壇上,直指當前汽車業「競爭失序」,存在價格戰、虛假宣傳等亂象。她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從四方面展開市場整治,包括加強汽車價格監測,推進車企管理改革、通過市場化法制化的手段「出清落後產能」等。
中國官方正推進整治「內捲式」競爭。去年7月,中共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及防止「內捲式」競爭;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綜合整治「內捲」;今年3月全國兩會,整治「內捲」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9日在北京舉辦,包含小米汽車董事長雷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等多家車企負責人皆出席。
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鄭備致詞時直言中國汽車行業「無序競爭」問題突出,有的企業不惜犧牲利潤,搶占市場,虛假宣傳、惡意抹黑等現象時有發生。不僅短期內造成行業利潤下降,長期還將影響技術創新、產品的品質安全,削弱產業的競爭力。
她進一步指出,當前中國汽車業還面對眾多挑戰,包括產業結構不合理,「閒置產能退出的機制有待完善」;行業嚴重內捲、競爭失序,增收不增利;動力電池智能駕駛等技術的迭代加快,鞏固全產業鏈優勢面臨挑戰;貿易保護抬頭,國際合作仍有不少障礙。
鄭備表示,下一步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從四方面採取措施:
一、全面推進汽車生產企業的資質集團化管理改革,通過市場化法制化的手段「出清落後產能」;
二、整治市場亂象,規範競爭秩序;
三、著力促進技術創新,提升產業的硬實力,提升汽車晶片和操作系統的攻堅能力;
四、優化汽車國際貿易、海外投資等服務體系,助力企業國際化發展。
針對一波又一波的價格戰,鄭備表示,將加強汽車市場的價格監測,行業自律、輿論引導,及時通報不正當競爭的典型案例。
根據統計,今年1至2月,中國共有28款車型減價,平均減價達人民幣3萬元(約合新台幣14萬)。價格戰將擠壓行業利潤,去年中國汽車行業利潤率僅4.3%,連續三年低於整體工業利潤率水平。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