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報復關稅 香港即起停收寄美平郵小額包裹

美民眾大量下載 關稅戰帶火這款中國購物App

不上網也不用手機 中研院新科院士楊儒賓不怕AI搶工作

新科院士楊儒賓,是台灣新儒學的代表人物,屢屢在中國哲學研究領域突破舊典範、開闢新議題。記者陳宛茜/攝影
新科院士楊儒賓,是台灣新儒學的代表人物,屢屢在中國哲學研究領域突破舊典範、開闢新議題。記者陳宛茜/攝影

新科院士楊儒賓,是台灣新儒學的代表人物,屢屢在中國哲學研究領域突破舊典範、開闢新議題。現任清華大學講座教授的他在「理工重鎮」任教多年,卻到現在都不用電腦、手機等3C用品,當然也不上網。被問到AI浪潮崛起,擔不擔心人文被AI搶走工作,他表示「 AI缺乏精神內涵、沒有風格」,但這兩者都是人文領域的核心。

楊儒賓跟同在清大研究的中研院院士黃一農是超級好朋友,但黃一農是由理科轉型文科當上院士的傳奇人物,以大數據研究紅樓夢的手法獨步華人世界。楊儒賓卻跟他相反,沒電腦也不會上網,他搞笑表示「我就是來羞辱他的」。

怕不怕沒用網路、不使用大數據跟不上時代脈動、研究速度比別人慢?他持相反態度,認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若要專精學問,重點「不是要吸收多少、而是排斥多少」。

不用手機、電腦也不上網,楊儒賓也不用冷氣。「這是對現代文明的抗議」。他表示,這些新科技對他來說「造成更多的干擾」,寧可捨棄、花更多時間看文章。而只用人腦閱讀文章,他認為可以更緩慢但更有深度,「所有創造的過程都是極大的神秘,跟你的人格和生命、風格有極大的關係」,這都不是AI可以取代的。

AI 華人

上一則

他家的神明廳有「雙貓」坐鎮 網友暴動想參拜:獻上罐罐

下一則

賴清德晤韓國瑜 趙少康:摸摸頭不是真的大和解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