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過剩...民主剛果暫停鈷出口

全球最大鈷礦出口國剛果民主共和國(DRC)當局宣布,自22日起暫停鈷出口,以挽救生產過剩造成的價格崩跌。
彭博資訊報導,民主剛果政府表示,因產量過剩導致供需失衡,並拖累價格,將暫停對國際市場出口四個月。此一措施於22日正式生效。
鈷礦是製造電動車電池的重要原料,而全世界約四分之三鈷礦由民主剛果生產。近年該國鈷產量大幅增加,主因是中資洛陽鉬業(CMOC)在兩個大型礦場增加生產,導致供給遠超需求,拖累價格。洛陽鉬業是該國最大鈷礦開採集團,嘉能可(Glencore)及歐亞資源集團(Eurasian Resources Group)則名列二、三。
該國戰略礦物市場監督與控管局(ARECOMS)官員盧阿貝亞(Patrick Luabeya)強調,「出口必須與世界需求連動」。21日,民主剛果總理與礦產主管機關首長簽署行政命令,出口禁令在隔日生效。
鈷基準價格跌至每磅10美元以下,除2015年底一度短暫下跌外,過去21年來都沒跌破這個價位。該國主要生產的鈷產品氫氧化鈷,已跌至不到每磅6美元。
盧阿貝亞表示,多年來的非法開採,以及未受控制的出口,導致產量劇增,目前亟需採取「立即行動」。
鈷是銅礦冶煉工序中的副產品,民主剛果也是全球第二大產銅國。盧阿貝亞強調,暫停鈷礦出口,不會對銅礦出口造成影響,因為針對鈷的出口限制並未伴隨生產限制,且銅與鈷市場是區隔的。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