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怕地不怕 川普只怕債券下跌

全球市場因川普總統對關稅的隨意態度以及與中國不斷升級的貿易戰而感到震驚。股市波動劇烈,債券市場也出現令人不安的變化。
隨著全球股市下跌,美國公債也遭到拋售。股票和債券的同步下跌敲響了警鐘。
通常情況下,當投資人在危機時期拋售股票時會大量買進美國國債,以尋求由美國政府充分信任和信用支持的資產的安全。
然而,在股市下跌之際,投資人也突然拋售美國國債,引發人們對關稅將如何影響經濟成長的擔憂,並質疑他們對美國政府償還債務的承諾有多重視。
債券拋售令人不安,甚至嚇壞了白宮。川普告訴記者,他十分關注債券市場,「人們開始有點不安。」「債券市場非常棘手。」
華爾街、經濟學家和國會議員的強烈抗議都未能讓川普放棄關稅,但債券市場的動盪卻讓他改變主意,並宣布暫停對等關稅。
Jefferies首席經濟學家兼歐洲策略師庫馬爾(Mohit Kumar)在報告中表示:「這種『認輸』來得比預期的要早,這可能是受市場所迫。」「這種逆轉與川普之前公布關稅政策時的囂張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國債被認為是市場上最安全的債券之一。它是投資人在經濟動盪和不確定時期存放現金的地方;當股票和債券同時下跌時,代表投資人對整體經濟穩定性感到擔憂。這種趨勢非常不尋常,它與極度不確定的時刻有關,例如新冠疫情和2008年金融危機。
華爾街資深人士直言不諱地指出,債券市場迫使川普採取行動。
Yardeni Research總裁亞德尼(Ed Yardeni)指出:「債市嚇壞了總統。」「債券義和團(Bond vigilantes)大聲疾呼,對正在發生的事情感到不滿,並且有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債券義和團盯上川普
川普在對等關稅問題上的轉變清楚地提醒人們,債券市場的力量和影響力可能比股票市場受到的關注更少。即使川普願意眼睜睜看著股市下跌,但美國公債的拋售迫使他採取了行動。
亞德尼在報告中表示:「債券義和團再次發動襲擊。」
債券義和團是指威脅出售或拒絕購買政府債券的投資人,通常是為了表達對政府政策的不滿。債券需求減少意味著價格下降,殖利率上升,政府的借貸成本也連帶上升。
這是債券市場向政府發出必須改變政策或面臨更高借貸成本訊號的一個例子。最近的例子是英國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
民主黨政治策略師卡維爾在1990年代曾說過一句名言:「我曾經想過,如果真有輪迴,我希望自己能以總統、教皇或40%打擊率的棒球打擊者的身份回歸。但現在,我希望以債券市場的身份回歸。你可以嚇倒所有人。」
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表示,債券市場在川普暫停徵收關稅的過程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並未引發「恐慌舉動」:「我認為,債券市場告訴我們,『嘿,現在可能該採取行動了』,這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促成這種想法,但並不是債券市場導致了恐慌舉動。」
國債殖利率為何重要
瑞銀表示,投資人正在出售債券以籌集現金來彌補股市損失。德意志銀行表示,美國政府債券可能「正在失去其傳統的避險地位」。
無論如何,殖利率的飆升令市場觀察家感到震驚。而指標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是經濟的關鍵利率之一。
10年期殖利率對房貸利率有顯著影響,並支撐了普通美國人、小型企業、新創公司、大型企業等一系列其他借貸成本。
美國財長貝森特一直直言不諱地表示,他關注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並希望殖利率下降。但川普關稅引發的利率上升可能被視為政府本身造成的後果,並可能給試圖購買房屋或貸款的美國人帶來壓力。
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川普在暫停徵收關稅後表示:「目前債券市場表現很好。」但債券義和團可能會再次發動攻擊。
百達資產管理公司資深多元資產策略師賽伊(Arun Sai)表示,由於川普政府對美國經濟造成的損害,投資人認為美國不再是可靠的投資地點:「川普、貝森特和盧特尼克的整個關稅計畫正因自身矛盾而崩潰。」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是美國商務部長。
他表示:「他們嚴重破壞了美國資產是全球資本避風港的觀念。」
Truist Advisory Services固定收益總經理休伊(Chip Hughey)表示,對沖基金也在平倉與美國公債相關的部位,可能提高殖利率。並表示,隨著對沖基金凍結交易,殖利率可能進一步下降。
川普的關稅也引發人們的擔憂,即國際投資人可能會拋售美國國債作為談判策略。休伊表示,如果美國從全球貿易夥伴進口的商品減少,這可能會擾亂對美國國債的需求。與美國的貿易減少意味著外國投資人購買美國國債的美元減少。
川普盟友兼投資客阿克曼在川普改變關稅政策之前在X平台上發文表示,「我們的股市下跌,債券殖利率上升,美元下跌。這些都不是成功政策的標誌。」
荷蘭國際集團(ING)分析師在給投資人的報告中表示:「債券市場動態顯示,暫停措施意義重大,但根本性的變化並不大。」「市場不會輕易忘記這些導致市場大幅波動的事件。」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