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黑色星期一」重演?華爾街祭疫後最大規模保證金追繳令

馬斯克與川普分歧?關稅讓他失數百億 狠酸納瓦羅:念哈佛非好事

英國7月實施外國影響力登記 中國未入列引質疑

聽新聞
test
0:00 /0:00
英國內政部主責安全事務的副大臣賈維斯1日在國會宣布,繼伊朗之後,納俄羅斯入外國影響力登記計畫(FIRS)的「加強管控」等級。國會議員質疑為何中國未入列。(英國國會議事轉播截圖)中央社
英國內政部主責安全事務的副大臣賈維斯1日在國會宣布,繼伊朗之後,納俄羅斯入外國影響力登記計畫(FIRS)的「加強管控」等級。國會議員質疑為何中國未入列。(英國國會議事轉播截圖)中央社

英國政府宣布7月1日起執行外國影響力登記計畫(FIRS),將俄羅斯伊朗納入「加強管控」等級,中國卻未入列,今天在國會引發質疑。

在野保守黨籍國會議員、影子內政大臣菲利普(Chris Philp)指出,英國對內情報機關「軍情五處」(MI5)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皆曾示警,中國構成劃時代、決定性的安全威脅和挑戰;MI5首長麥卡勒姆(Ken McCallum)2023年10月曾提到,MI5已注意到中國正展開具持續性、大規模的間諜活動。

此外,中國不僅企圖滲透英國政治,更鎮壓在英中國人;中國在英國設立祕密警察站、對流亡英國的香港異議人士發布懸賞通緝令。菲利普指出,中國未被納入FIRS加強級,是政府的驚人疏失。

菲利普另質問,為何現任工黨政府去年12月未就中方企圖跨境執法、對在英港人發布通緝一事,召見中國駐英大使要求解釋。他也質疑政府有意核准中國在倫敦興建「超級使館」,是置經濟利益於國家安全之上。菲利普說,「我們都知道」新使館將成中國間諜活動基地。

中國擬在倫敦興建巨型使館,此使館恐成歐洲地區規模最大的大使館。前任保守黨政府曾就中方通緝在英港人一事,向中國駐英大使提出抗議。

英國內政部主責安全事務的副大臣賈維斯(Dan Jarvis)繼3月宣布將伊朗納入FIRS「加強管控」等級後,今天在國會宣告加列俄羅斯。多名國會議員關切,為何中國未入列。

賈維斯強調,他理解國會對中國的疑慮,但他3月初已向國會說明,是否納入FIRS加強級,「每個國家將被分別考慮」,政府的決策「將以證據為基礎」。

賈維斯重申,他不會臆測有哪些國家未來將會、或者不會被列入「加強管控」等級。賈維斯這番話意味英國政府未完全排除中國未來入列FIRS加強級的可能性。

賈維斯另否認政府寧為經貿利益犧牲國家安全,並強調工黨政府的對中政策著重一貫性、長期性、戰略性,並始終立基於3原則:在可行之處合作、在有必要時競爭、在絕對必須時提出挑戰,而「必須」向中國提出挑戰的領域包含國家安全。

FIRS與英國2023年12月生效實施的「國家安全法」(National Security Act)有關。該法獲國會跨黨派高度共識通過,賦予情報安全和執法機關更大權限,以更有效應對日益複雜的外國敵意活動。然而,在幾經延宕、各利害相關方角力後,FIRS仍未能在英國去年7月國會大選前付諸施行。

去年7月上台的工黨政府曾因遲遲未落實FIRS遭質疑。賈維斯在國會答詢時稱,新政府去年7月上任時,發現FIRS實際上仍未準備好上路,新政府正加速完善相關措施。

保守黨籍國會議員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在前政府任內擔任內政副大臣期間,負責規劃FIRS,並主張將中國列入FIRS「加強管控」等級。

他今年2月接受中央社採訪時提到,他去年7月卸任前知悉的情況是FIRS「已準備好上路」。圖根哈特在此之前曾在國會表示,FIRS無論如何最晚應可在去年底前實施。他另提到MI5曾明確傳達,有必要將中國列入FIRS加強級。

英國媒體曾數次援引消息人士說法報導,財政部等部分英國中央部會對納中國入FIRS加強級有疑慮;金融界、商業圈則曾積極遊說政府勿將中國入列。

伊朗 間諜 俄羅斯

上一則

孟加拉充斥非法電池回收廠 6成兒童面臨鉛中毒風險

下一則

緬甸40℃高溫 缺水缺電…救助協會收容兒 化身送餐小志工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