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淡化「親中、親俄」形象 再戰南韓大選

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在2022年總統大選落敗,預料將參加接下來的提前改選。儘管南韓及美國國內均有質疑他親中、親朝(北韓)甚至親俄的聲音,但有南韓媒體發現,自去年12月戒嚴風暴以來,他在外交和安保議題上的發言,已出現180度的轉變。
以李在明2021年7月甫宣布參選翌年大選後的一次演說為例,直呼駐韓美軍是占領軍,與南韓內部的親日勢力勾結,以維持從南韓建國以來,美日對南韓的支配體制。
另在尹錫悅2022年5月就任總統以及拜登政府大力推動的背景下,南韓和美日三方加強安保合作,李在明同年10月對美韓海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在日本海的聯合演習說,「日軍進駐朝鮮半島,還有旭日旗(二戰結束前的日本軍旗)再次在半島升起的日子真的會到來」。對日本將福島核廢水排海,他也站在示威抗議的前線。
李在明去年3月國會選戰時批評尹政府的對中外交是「招惹中國」。
不過李在明1月在黨內會議感謝美國及國際社會為了支持南韓民主所做的努力,並將進一步強化韓美同盟;對同月發生的洛杉磯山火,他在聲明中提到「同盟就是在患難中並肩而行」。
李在明去年12月在國會通過尹錫悅彈劾案前一天,也發表聲明感謝美國和友邦,強調南韓是自由民主陣營的一分子,將扮演好與履行其角色及責任;同月正值戒嚴風暴最嚴重之際,他以最大在野黨黨魁身分與美日駐韓大使會面,在談到尹錫悅任內的韓美日合作體制時表明「三方合作關係也將繼續」。
南韓國內有人因此譏諷說,聽到李在明這樣講「好不習慣」,還以為是尹錫悅說的呢。對此,共同民主黨相關人士1月曾直言,在提前改選總統的可能性變大下,現在不僅得考量國內政治,還得考量美國等友邦,而在外交及安保上讓南韓國內外的人感到安心,是李在明當前最大課題之一。
南韓朝鮮日報報導,李在明在涉外言論上的巨大轉變被解讀為他正試圖「轉型」,原因是他研判即將提前改選總統而設法擺脫其長期的親中朝俄形象。尤其在川普第二任上台,美國全力圍堵與打壓中國下,擺脫親中形象已成當務之急。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