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愈大小睡愈多… 舊金山加大醫師:並非好事

據「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報導,與中青年人相比,老年人白天經常小睡的頻率更高。但包括舊金山加大(UCSF)精神病學副教授冷月(音譯,Yue Leng)在內的越來越多人的研究表明,老年人午睡增多與未來認知能力下降之間存在關聯。事實上,打盹增多,尤其是長時間打盹,可能是失智症或其他與衰老相關的大腦變化的早期信號。
根據2022年對1995年至2022年間進行的35項關於老年人白天小睡的研究的回顧,全球有20%至60%的老年人會小睡。而在中國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區等在文化上認為午睡是健康行為的國家,午睡更為普遍。2018年的一項分析發現,51至70歲的美國成年人中有40%至53%的人白天經常小睡。
但是,如果一個老年人沒有任何特別的原因熬夜或早起,只是睡眠質量差或晚上睡得少,致使難以保持清醒而在白天打盹。這可能預示著一個更大的潛在問題。
這可能是由於睡眠呼吸暫停(sleep apnea),是老年人睡眠紊亂的常見原因。也可能是其他問題的前兆,包括認知能力下降。
最近的研究發現,白天午睡次數較多、午睡時間較長的老年人,日後出現認知問題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UCSF的冷月撰寫的202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午睡時間更長、次數更多,與罹患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的風險較高有關。
她說,夜間睡眠充足而白天仍過度打盹的人,可能比打盹來彌補夜間睡眠不足的人風險更高,每天打盹超過兩小時的老年男性,比每天打盹少於30分鐘的男性更容易出現認知障礙。
史丹福大學研究學者溫納(Joe Winer)說,老年人打盹增多可能反映出大腦中負責調節健康睡眠和覺醒的部分發生了變化。晚上睡六小時或更少的人和晚上睡九小時或更多的人,都比睡七到八小時的「正常人」更有可能在白天打更長時間的盹。
由溫納領導的研究結果顯示,睡眠時間短和睡眠時間長的人都會導致健康狀況惡化:認知能力下降、抑鬱症狀加重、體重指數升高。睡眠時間短的人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amyloid)堆積也更多,這是阿茲海默症的標誌之一。
有沒有理想的午睡方式?一些研究表明,30到90分鐘的短時間小睡可能有益於老年人的大腦功能,包括記憶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