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球長壽國家排行榜出爐 百歲人瑞比例「冠軍國」不是日本

鋒芝離婚 王晶揭張柏芝片場失控:早就不樂觀

冒充凱薩醫療詐騙電話 灣區華人頻接難辨真偽

聽新聞
test
0:00 /0:00
近期不少華人社區民眾反映,頻繁接到冒充凱薩醫療(Kaiser Permanente)的詐騙電話。(Mikhail Nilov/ Pexels)
近期不少華人社區民眾反映,頻繁接到冒充凱薩醫療(Kaiser Permanente)的詐騙電話。(Mikhail Nilov/ Pexels)

近期,不少華人社區民眾反映,頻繁接到冒充凱薩醫療(Kaiser Permanente)的詐騙電話。詐騙分子不僅能準確說出受害者姓名及部分個人信息,還能熟練地在英語與中文間切換,使許多民眾一時難辨真偽。此類詐騙手法日益猖獗,提醒華人社區提高警惕,防止個人信息被盜用或財務受損。

一位受害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表示連續接到來電顯示為「Kaiser Permanente」的電話。對方起初使用流利的英語自稱是Kaiser客服,並詢問其姓名,確認身份後,便迅速切換至中文,聲稱其保險理賠因信息不足無法通過,要求提供更多個人資料。然而,當這位受害者表示應由保險經紀人處理時,對方明顯愣住,無法應對突發情況,暴露了詐騙本質。

另一名受害者則因近期正在處理Kaiser的保險變更,毫無防備地接聽了類似電話。對方表示其近期申請的醫療理賠款項無法成功扣款,需要提供額外的支付信息。當受害者表示不曾有此筆醫療消費後,詐騙分子立即改口,聲稱其個人信息可能已遭盜用,試圖以恐慌心理引導受害者提供更多個人資訊。幸運的是,這位受害者提高警覺,掛斷電話並自行向Kaiser官方核實,才避免上當受騙。

更令人擔憂的是,有民眾在剛註冊Kaiser帳戶後不久,便接到了此類詐騙電話。詐騙分子不僅準確掌握其姓名與性別,還聲稱是來自Kaiser亞裔服務中心,藉口理賠未成功,要求提供信用卡信息進行「補交費用」。由於受害者對方才註冊的帳戶仍有印象,對電話的真實性產生懷疑,最終拒絕提供資訊。然而,該用戶仍對個人數據可能已被外洩表示擔憂。

就日益猖獗的醫療詐騙,記者致電南灣警局。警方提醒民眾保持警惕,並採取以下防範措施:

不輕信來電顯示:詐騙分子可透過技術手段偽造來電顯示,即使來電顯示為「Kaiser Permanente」,也不能輕信。

拒絕提供個人資訊:Kaiser官方不會透過電話要求用戶提供信用卡號碼、社會安全號或其他敏感信息。

獨立驗證來電真偽:若接到可疑電話,可直接撥打Kaiser官網提供的客服電話確認。

提高警覺,切勿驚慌:詐騙分子經常利用恐慌心理讓受害者上鉤,接到可疑來電時,應冷靜應對,避免落入圈套。

保險 華人 亞裔

上一則

罷免州長請願獲准 可開始收集簽名

下一則

愚人節大禮 Dunkin贈百萬杯免費咖啡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