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馬遜擬標示關稅成本 白宮:有敵意的政治行為

遼寧飯店火警22死3傷 驚動習近平做出指示

「超級細菌」未來25年內恐釀4000萬人死 老年人風險最高

聽新聞
test
0:00 /0:00
最新研究估計未來25年內全球將有近4000萬人死於高抗藥性的超級細菌。(美聯社)
最新研究估計未來25年內全球將有近4000萬人死於高抗藥性的超級細菌。(美聯社)

一項最新研究估計,從2025至2050年間,全球將有近4000萬人死於高抗藥性的超級細菌(Superbugs),其中又以老年人的風險最大。

衛報報導,這份16日被發布在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研究預計,到本世紀中葉,全球每年有191萬人直接死於「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相較2021年的114萬人增加不少。抗生素抗藥性即細菌不斷進化,導致不再對藥物產生反應。

該研究由全球抗生素抗藥性研究計畫(GRAM)進行,由全球500多名研究人員參與調查,整理來自204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估算出1990至2021年的死亡人數,並預測2050年的可能情況。

研究作者之一、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研究所(IHME)專家莫森(Mohsen Naghavi)博士表示,「抗微生物藥物是現代醫療的基礎之一,但它們逐漸衍生出的抗藥性,卻也讓人感到擔憂。過去幾十年來,抗生素抗藥性案例頻傳,一直對全世界健康帶來重大威脅,而這類威脅與危機仍持續不斷增加中。」

此項研究發現,由於疫苗接種和衛生條件改善,幼兒與抗藥性相關的死亡人數正在下降,但老年族群卻呈相反趨勢。

研究指出,超級細菌的抗藥性對不同年齡層有不同影響,5歲以下的兒童,在過去30年間(1990年至2022年)死亡人數縮減超過一半以上,專家預計此一數字未來還將持續下降。但在70歲以上的年長者族群,過去30年間卻增長達80%,預計到了2050年,因為細菌抗藥性而喪命人數,會從現在的51.2萬人增加至130萬人,增長幅度高達146%。

醫學教授梅斯特羅維奇(Tomislav Meštrović)博士指出,老年人口之所以更容易受到超級細菌感染,與他們患有慢性疾病有關,「約有四分之三的抗藥性感染,都與醫院有關,像是經常需要插入靜脈注射或抽血,就會大大增加人體被感染的機率,而這些進入血液的細菌,就很可能具有高抗藥性。」

研究報告還推測,未來因為細菌抗藥性或超級細菌而死亡人數最多的地區,將是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南亞國家、其他亞洲南部和東部地區,以及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地區,這些地區是抗生素抗藥性成長最快的地區之一,都急需改善當地醫療護理,以及公共衛生制度,才能真正避免大規模公衛危機發生。

該份研究報告呼籲各國政府,精準落實預防各種感染疾病、勿濫用抗生素等藥物,並加速研發更多備用的抗生素,可避免全球數百萬人身亡。

刺胳針 疫苗 印度

上一則

北京遇今年以來最嚴重沙塵暴 早晨猶如黃昏

下一則

CHANEL 秋冬漫步巴黎 感受電影魅力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