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塌近1年 巴爾的摩基伊大橋設計圖出爐

巴爾的摩基伊大橋(Francis Scott Key Bridge)去年3月被新加坡公司經營的達利號貨輪撞毀,馬里蘭州官員4日公布新橋設計圖,橋面比舊橋更高也更穩固,現代化的外觀在2028年完工後,會讓港都的天際線更加美觀。
預定耗資17億元的基伊大橋有兩座雄偉的橋墩高塔,鋼纜從塔頂往橋體兩側佈放,穩固主體結構,狀似兩座小山,象徵堅韌、進步、經濟成長。
馬里蘭州長摩爾( Wes Moore)說,「今天是馬里蘭州的大日子,但我沒忘記,這個大日子是悲劇催生出來的。」橋被撞斷的時候,橋上六名修補工人不幸墜落河底。
1977年建造完成的舊橋橫跨1.6哩的河面,不但連結附近與港口業務有關的各行業,也是避過市區交通擁擠的交通路線。去年3月26日凌晨被失電的達利號撞斷後,港埠停業了好幾個月,不但地方經濟受影響,人民來往也大不便。
今年春天將把舊橋的殘餘橋體拆除乾淨,接著展開新建工程。宣布新橋圖樣的記者會在巴爾的摩港樞紐位置的大西洋貿易點( Tradepoint Atlantic)舉行,這是前伯利恆鋼鐵廠的所在地,也是舊橋倒塌後,清理、恢復作業的指揮所,從這裡再出發,顯示海運事業將持續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摩爾說,「馬里蘭是美國通往世界的橋梁,密西根製造的汽車從這兒運往世界各地市場,糖和香料從這裡進口後,轉運到路易斯安那,也把東岸的農具轉運到美國內陸。商業貿易是本州經濟的基石,我們將持續投資、尊重這項傳統的建設。」
基偉特基建公司(Kiewit Infrastructure)去年8月獲得州政府7300萬元的標案,負責第一期重建工作,包括新橋的設計。運輸廳長魏德斐爾德(Paul Wiedefeld )說,貨輪越來越大,港埠碼頭的保護益形重要,這也是設計的重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