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購物3大壞習慣 一不小心就被盜刷

在網路發達的時代,網路購物可說是非常便利,當不想人擠人的時候,一張卡便能在線上暢享購物樂趣。不過,其實這樣的行為可能導致詐騙集團找上門,據統計,美國約有63%的人曾遭遇信用卡詐騙,累計的金額高達62億美元。居家安全專家則提醒,民眾在網購時,經常忽略的三大危險行徑,務必加以改善。
據CNBC報導,居家安全業者Security.com的最新調查顯示,美國約有63%的持卡人曾遇到信用卡詐騙,且超過半數的人受害不只一次,受騙金額高達62億美元。
Security.com的資深研究編輯科利頓(Corie Colliton)指出,該調查還發現,84%的持卡人都將信用卡資訊曝光在風險之中,她列舉三種消費者應注意的致命疏忽,降低被詐騙的機率。
1.不良的密碼習慣
別以為只要避免像是「Pass1234!」之類過於簡單的密碼即可降低風險,「每個帳戶都應該使用獨特且強度高的密碼,千萬不要重複使用密碼」,科利頓說,調查顯示,有48%的美國人仍在多個網站使用相同的密碼,也就是只要一個網站被駭,駭客便能輕易入侵你的其他帳戶。
至於如何降低風險,科利頓建議,首先可以註冊一個密碼管理器,它能夠自動產生獨特且複雜的密碼;密碼管理器也同樣需要一個獨特且複雜的密碼,並避免在其他網站使用。
2.透過公用Wi-Fi進行線上購物
大約有40%的美國人會使用公用Wi-Fi進行網購,並將信用卡資訊儲存在該網站或是瀏覽器中。科利頓強調,這兩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公用Wi-Fi連線本身就不安全,更不應該用來進行購物或輸入信用卡資訊,因為你的資料很容易被存取」,有心人便能透過你的卡片資訊進行交易。
若是真的得在公共場所交易,建議使用手機行動數據(4G/5G),或透過VPN加密連線。另外,也可以Apple Pay、Google Pay等數位錢包,加密交易資訊。
3.疏於檢查帳單
即使上述的壞習慣都已做到,科利頓仍建議應定期檢查信用卡帳單,確保沒有未經授權的交易,早發現早處理,避免損失擴大。她也分享自身經驗,「那筆交易發生在距離我家不到10公里的加油站,由於金額不高,很容易被忽略。如果我沒有注意到,這類詐騙可能會持續發生。」
所以每個月至少應檢查一次信用卡帳單,若發現異常消費,立即聯絡發卡銀行,申請退款並鎖定帳戶,更換新卡片。科利頓也說,大家務必定期確認是否有未經授權的開立新戶或貸款,以防身分被盜用。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