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細菌感染 機場5飲食被點名「避免食用」

全球旅遊市場持續復甦,2024年全球航空載客率創下疫情後新高,達到83.5%。不過,有專家提醒旅客,在機場候機時,5種食物和飲料建議避免食用,且這個原因並非是價格昂貴,而是這幾類食品容易有細菌感染的風險。
據「赫芬頓郵報」報導,食品安全專家肖(Francine Shaw)指出,食品一旦送至機場的服務區,就必須妥善儲存、解凍和準備,並嚴格遵守食品安全規定,否則食源性疾病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他也建議旅客最好避免食用5種食物、飲料,包括預先包裝的三明治和沙拉、水果、生魚片等。
肖指出,預先包裝的三明治和沙拉:這些食物通常保存在不安全的溫度下,容易滋生細菌。接著是機場飲水機的水,和冷飲販賣機的碳酸飲料,這些機器難以清潔,可能成為危險細菌的溫床,尤其是在機場等高流量區域,風險更大。
再來就是水果杯,這些為了方便而先行處理過的水果,保存期限已大幅降低。一旦水果被切開,保護性的外皮就被去除,暴露在細菌中,如果沒有在適當的冷藏溫度下保存,切好的水果可能成為李斯特菌、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的溫床。以及壽司或生海鮮,在機場環境中,維持生魚的安全溫度可能具有挑戰性。
最後是未經高溫消毒的果汁和乳製品:如果沒有經過巴氏消毒,細菌可能會從農產品進入鮮榨果汁中。同樣適用於未經巴氏消毒的乳製品,如生乳或由生乳製成的乳酪和酸奶。此外,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表示,即便這些產品的味道或氣味沒有異狀,仍然有可能因食用它們而生病,這是登機前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
肖也建議,旅客可以選擇較安全的替代品,例如:罐裝、密封的飲料,熱咖啡或茶,以及未切開、帶皮的新鮮水果。選擇熟食海鮮、熟肉或植物性蛋白質,也是較安全的選擇。此外,旅客自身的手部衛生也非常重要,在機場這種每天有數千人接觸相同表面的環境中,應盡可能勤洗手,尤其是在進食前,可以大大降低任何可能導致生病的機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