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旅程掃興了 在機場不要吃這四種食物

航空旅行時難免會在機場用餐,但盡管肚子餓,還是要慎選食物,避免吃壞肚子或生病壞了遊興。專家指出,機場人流量大,員工生病或食品處理不當的風險更大,進而影響食品安全;Parade報導,專家建議在機場時不要吃四種食物,避免在飛機上或異國生病,破壞旅程。
1. 預先做好的三明治
機場食品台上做好的餐點,若周遭環境沒有控制在一定溫度,可能就會變成細菌孳生的溫床,例如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和李斯特菌。食安顧問公司Active Food Safety專家蜜雪兒(Michelle Wollenzien)說,即食區會有個小螢幕顯示冰箱溫度,但若溫度開始升高不會有警鈴警示,因此該區成了細菌溫床,特別是沒有經過會在能殺死細菌的高溫下烹煮的食物如即食三明治和綠葉蔬菜;為了降低身體不適的風險,蜜雪兒建議選擇食用沒有生菜或豆芽的熱三明治。
2. 沙拉
一份份裝好的沙拉或沙拉吧也需要注意,賓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系資深食品安全推廣助理馬丁(Martin Bucknavage)說,如果一間餐廳處理很多種類的食材,交叉感染的風險就很高,旅客可以注意餐廳處理食材的方式,例如環境是否衛生、員工衣著是否乾淨、收銀的員工會不會碰食物等,因此選擇沒有生菜的熱食較為保險。
3. 壽司和生食
蜜雪兒說,在機場購買壽司時,溫度控制是首要考量,若生魚片保存的環境不夠冷,細菌就會形成有害的組織胺,導致潛在的食物中毒,生魚肉需要比其他食物更冷的環境,但食品櫃的溫度很難維持,所以不建議在機場吃壽司。
4. 飲料機和自助取用的茶飲
蜜雪兒說,機場人來人往,接觸機器的細菌數量很多,機器可能也沒有適當清洗,飲料機的出水嘴和茶飲塑膠罐的出水口很難清洗乾淨,因此她建議瓶裝飲料。
專家也就機場飲食給出建議,首要做為就是保持衛生,在機場會接觸各種物品,一定要記得洗手;購買即食商品要注意包裝上的說明和觀察內容物是否新鮮,購買的食物要記得迅速吃完,不要放在身邊太久。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