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這6種被「誤解」食物 營養師:有益腸道健康

彭博:美中貿易會談後 中國取消波音交付禁令

安全考量 中國逾50家銀行宣布停止各類「無卡服務」

聽新聞
test
0:00 /0:00
近一年來,中國已經有超過50家銀行機構宣布停止無卡存款、無卡取款、掃描取款等各類業務,原因之一是出於「安全」考量。(中新社)
近一年來,中國已經有超過50家銀行機構宣布停止無卡存款、無卡取款、掃描取款等各類業務,原因之一是出於「安全」考量。(中新社)

隨著行動支付普及,中國民眾出門已習慣「不帶錢包」出門,許多民眾若需領錢會使用「無卡」服務,但這一業務正在收緊。根據中媒統計,近一年來已經有超過50家銀行機構宣布,停止無卡存款、無卡取款、掃描取款等各類業務,原因之一是出於「安全」考量。

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日前,招商銀行發布公告,將於4月9日起停止ATM掃碼存款服務,後續,客戶可持銀行卡,透過招商銀行ATM或前往該行營業網點辦理存款業務。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年來已經有超過50家銀行機構宣布停止無卡業務。

報導指出,從使用者角度來看,隨著行動支付的興起,現金使用頻率降低,銀行相繼關閉ATM二維碼存款功能,與保護客戶資金安全、相關功能使用起來較為繁瑣等多種原因有關。

事實上,中國多家國有大行去年就已經採取動作,例如工商銀行率先表示,其個人手機銀行無卡取現功能已於去年4月17日起暫停服務,客戶可透過ATM手機銀行掃碼取現功能提取現金,或在ATM機上插卡提現。去年下半年,多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頭部城商行持續跟進,去年底,再有多家中小型銀行持續跟進。

財聯社引述某江浙滬銀行不具名人士指,銀行暫停各種無卡業務,主要原因的確是出於安全因素的考量。這名人士指出,近年來監理機關加大對銀行機構對於反洗錢、電信詐騙類的責任,導致銀行必須對一些可能有安全風險的業務進行調整。

中國證券報報導,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說,從技術層面看,無卡存取款採用的身份驗證安全性較低,也是銀行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的重要原因。由於無卡存取款業務總體需求不高,業務量較小,調整後影響較小。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預計後續仍可能有銀行跟進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這樣有助於更好地保障客戶的資金財產安全,也能有助於銀行做好風險管理並降低營運成本。

行動支付 郵政

上一則

白宮拍板 紅藍卡、白卡將不再支付減重藥物

下一則

上海阿姨用晾衣桿把音響頂在天花板 播這一曲讓鄰居崩潰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