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與AI私密對話 記住5事避免分享

華爾街日報(WSJ)專欄作者妮可·阮(Nicole Nguyen)在過去幾年中,從OpenAI的ChatGPT中學到許多知識,但這款人工智慧應用程式同時也對妮可取得了深入瞭解。
AI從他們多次的對話中,儲存下許多關於妮可的事情,像是妮可喜歡吃蛋,有個需要餵奶才能入睡的寶寶,而且需要調整運動方式來減輕背痛。
不管你選擇的是哪款聊天機器人,你分享的愈多,AI就愈能幫助你。患者上傳血液檢查結果,讓分析師和工程師,將資訊貼到尚未公布的程式中幫助調試。 但有AI研究人員表示,我們在告訴這些AI工具資訊上,應更加謹慎小心。分享有些資訊尤其危險,例如社會安全號碼或工作上的專屬數據。
就連希望能有更多數據來改善他們模型的AI公司,也不想知道我們的祕密。OpenAI敦促用戶:「請不要在對話中分享任何敏感資訊。」谷歌也懇求其Gemini用戶:「不要輸入機密資訊或任何你不想讓審閱者看到的資料。」
AI研究人員表示,關於你奇怪的疹子或財務失誤等聊天內容,可能會被用來訓練未來的AI,或在資料外洩時被公開。以下是你在與AI對話時應避免的內容,以及該如何與AI進行更私密的對話:
1. 首先要做到保密,研究人員說這些聊天機器人聽起來非常像人類,導致民眾在與他們聊天時,變得格外開放。史丹福大學「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Human-Center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stitute)研究員珍妮佛.金(Jennifer King)指出,當你把資訊餵給聊天機器人時,「你就失去對這資訊的控制權」。
2. 利用強化密碼和多重身分驗證機制來保護帳戶,尤其避免在聊天時分享以下資訊,如身分資訊、醫療結果、財務帳戶、公司專有資訊與登入帳密。
3. 你回覆機器人的回應時,像是點個讚或不點讚時,你可能是在允許對你的回應和輸出進行評估,甚至用於培訓之中。如果對話因安全性因素而遭標記,公司也可能會對其進行審查。
4. 如果你注重隱私,想要掩蓋足跡,請經常手動刪除資訊、使用臨時聊天室、匿名詢問。
5. 最後記住,聊天機器人的程序是設計要確保對話持續進行下去;你得靠自己,忍住不要過度分享,或是記得點擊「刪除」。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