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超微財報失色、股價崩 Nvidia可能是原因

趙薇離婚隨時復出 富商前夫淪「國際通緝犯」

搬到鄉下可省錢、自給自足?她的經歷透露真相

聽新聞
test
0:00 /0:00
示意圖。Image by William Dais from Pixabay
示意圖。Image by William Dais from Pixabay

許多人在年紀漸長或退休之後,嚮往住在鄉村、享受田園之樂,甚至希望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撰稿人克莉絲汀·尼爾森(Kirsten Lie-Nielsen)便是其中之一。

2015年,她與丈夫收拾好行李,包括6隻鵝與所有藏書,把家從沿海郊區的2英畝地搬到緬因州鄉村的93英畝農場。尼爾森說,她不寄望在職場攀上高位,也不想沈溺消費文化,她相信自己可以在緬因州的土地上,開創出非傳統的生活方式。

養雞並不能降低雞蛋成本

尼爾森說,像許多農民一樣,他們從養雞開始,雞是「入門款」,因為體積小、容易飼養,且周末不在家,也不難找到人照顧。如今,雞比以往更受歡迎,隨著蛋價飆升,人們以為只要在後院放幾隻雞,就可以得到「免費雞蛋」。

問題是,養雞其實是獲得便宜雞蛋的糟糕方法。尼爾森表示,他們從多年的養殖經驗中,了解到即使蛋價創下新高,安置、飼養和照顧幾隻雞所需的成本也遠遠超過買雞蛋的錢。此外,他們也發現雞喜歡在春、夏下蛋,有時整個冬天都毫無貢獻,且很容易遭到野生動物與禽流感的威脅。

尼爾森夫婦飼養的其他動物也有類似問題。為了取得羊奶,必須養殖山羊,而每年他們的奈及利亞矮山羊都會生下一到五隻小羊,因為不希望羊群規模持續擴大,便需賣掉牠們,但問題是附近每個農民都有山羊寶寶要賣。為了讓羊群保持健康,請獸醫與築圍欄也是省不了的費用。

自給自足比想像中更難

尼爾森說,一開始她對擁有農場的看法可能很天真,但無數作家與名人都強調這種生活方式是可行的。她花了很多年才接受農場生活的現實,夏天用自家種植的蔬果取代超市賣的很容易,但到了冬天,老是吃儲存的根莖類與醃菜就變得令人厭煩。

即使被視為「自力更生運動之父」的亨利·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當他在瓦爾登湖(Walden Pond)過著「自給自足」生活時,他的母親還替他洗衣服;而在佛蒙特州森林居住20年的經濟學者斯科特·尼爾林(Scott Nearings),也需依靠無數熱心學生,以及出書和巡迴演講的收入。

尼爾森表示,自給自足的生活並不代表在綠油油的田野上與小山羊嬉戲;相反地,他們從艱辛的過程中學習到,這樣的生活更像是在清晨為生病的羊注射藥物,以及在半夜從床上爬起來燒柴。

持續增加的待辦事項,讓他們覺得每有一點進展,就有更多的工作要做;為了跟上進度而不斷工作,讓他們少有餘暇去做其他事,包括與家人、朋友聚會或知性的休閒活動。

尼爾森指出,她認識的一些農場經營者都是找到有利可圖的副業,例如在社群媒體上宣傳這種生活方式或寫作,或碰巧遇上另一個可以提供收入的來源。她說,對多數人而言,永續農業與小型畜牧業並不足以維生,想靠土地生活的浪漫願景,只是一種幻想。

今天,尼爾森夫婦仍然住在偏遠的農場,有個花園和幾隻山羊,但他們既不飼養也不擠奶,只是把牠們當成寵物。尼爾森說,他們在農場真正學到的不是如何自給自足,而是如何在理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最重要的是,讓她知道拒絕一種制度並不意味能逃避工作,只是選擇了一種不同的勞動方式。

雞蛋 緬因州 禽流感

上一則

「超人」關鍵場景首度公開 新角色曝光

下一則

日本人不靠運動「全球最瘦」醫曝4關鍵:肥胖率僅4%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