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白宮大內宣 新官網上線強力宣揚川普施政

南韓大選震撼彈 總統候選人李在明無罪判決遭撤銷

專家提醒:4個未來假設 牽動退休生活

聽新聞
test
0:00 /0:00
示意圖。(圖/123RF)
示意圖。(圖/123RF)

樂觀看待股票投資長期可獲利以及預期自己可以工作到65歲以後才退休等4種預設立場,恐怕容易出現事與願違的結果,進而影響到退休生活的規劃。

美聯社(AP)整理指出,4種會打亂退休生活的危險假設。危險假設一:股票與債券報酬將一路強勁。

如果直接套用高成長數字來估算持有投資組合的報酬率,應務必三思。雖然股票長期表現相當亮眼,但歷史上也曾出現回報低迷的時候,例如2000年代史坦普500指數(S&P 500)年化報酬甚至為負,那是因為當時的股價過高,如今股價雖未到「末日等級」,卻也談不上便宜。

該怎麼做: 下修報酬假設並降低提領率。謹慎的投資人應適度調降預期報酬,以確保安全。

危險假設二:通膨將保持溫和。近幾年通膨高漲已經證明,若仍認為物價會長期穩定,將會導致退休計畫出現風險。當通膨抬頭,退休族為維持相同生活水準,往往得動用超出預期的現金。

該怎麼做: 在資產配置納入抗通膨工具,以較長期的通膨平均值約3%作為起點,並依自身消費結構微調,例如提高醫療費用預留費用、降低住房支出預估。

危險假設三:可以工作到65歲之後。延後退休的財務好處不言而喻:持續投入、延遲提領還可延後申領社會安全金(Social Security)給付。因此,越來越多年長工作者把退休年齡往後延。但根據非營利機構「雇員福利研究所」(Employee Benefit Research Institute,EBRI)指出,許多人最終仍比原定計畫更早離開職場,原因可能是健康、失業或工作性質過於吃重。

該怎麼做: 預留其他退路。雖然延後退休就財務上來說可帶來三重利多,但切勿假設自己必定能辦得到。若試算結果顯示缺口仍在,可同步採取其他策略,例如調整生活方式及提高儲蓄率,並預想後期收入可能不如巔峰時期來得高。

危險假設四:一定會收到遺產。子女對於將來繼承的期待,常與實際落差甚大。隨著父母壽命延長及長照支出攀升,即便父母親原本打算留下遺產給後代,也可能因醫療費用而所剩無幾。若成年子女過度倚賴「未來遺產」而在高薪期間揮霍、儲蓄不足,一旦父母親過世後,期望的遺產卻落空,往往已難以彌補缺口。

該怎麼做: 及早就遺產展開對話。若要將「預期遺產」納入退休財務規畫,應越早與父母溝通越好,以免策略建立在不確定的基礎上。

退休 醫療費 債券

上一則

蘋果傳明年推首款「折疊iPhone」開價16 Pro Max兩倍

下一則

裝潢材料恐隨關稅起漲 專家:這5項影響較小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