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關稅變行銷利器:催促消費者趁漲價或缺貨前快快下手

關稅戰讓中國貨來不了 進口餐盒華商「撐不住了」

點餐也有心理操縱?心理學家曝餐廳「讓客人多花錢」策略

聽新聞
test
0:00 /0:00
餐廳的菜單、音樂等細節,都從心理學角度要讓客人多花錢。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取材自pexels.com@Andrea Piacquadio)
餐廳的菜單、音樂等細節,都從心理學角度要讓客人多花錢。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取材自pexels.com@Andrea Piacquadio)

一名心理與行銷專家在社群媒體上揭露餐廳常用的手法,提醒大家不要掉進心理學的陷阱裡,造成錢包無謂失血。她說餐廳有許多小細節,都是透過心理暗示要顧客多掏錢,甚至過程還不知不覺、心甘情願。

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女網友巴西亞(Basia)近期在TikTok上分享,很多時候人們到餐廳用餐,以為自己是按著喜好做決定,但其實整個用餐過程都有許多心理操縱的小手段。

她表示,其實餐廳從菜單設計到背景音樂,都是有目的的心理誘導。像是菜單上特別貴的餐點,並不是為了吸引顧客點餐,反而是用來「陪襯」其他餐點的價位,讓其他餐點看起來比較划算。

櫃檯上常見的小費箱用透明的盒子,而且裡面總是已經有錢,這也可能是店員自己先放進去,好給人一種「其他人都有給小費」的心理壓力。有些餐廳會用手寫的板子寫「今日特價」,但其實這份餐點可能一直都是這個價格,只是用手寫的好讓顧客認為餐點真的是今天限量特價。

除此之外,去到國外時,有些餐廳會詢問「要喝氣泡水還是礦泉水?」這樣的問法,其實就是要讓人忽略「自來水免費」的選項,直接進入高單價選擇。而且許多餐廳不會特別寫幣別符號(像是£24只寫24),因為沒有錢的符號,會讓人有種「不像在花錢」的感覺。

就連背景音樂的節奏,其實都經過縝密的計算。若是客人比較少,就會播放慢歌,讓客人多坐一會,也許會點更多餐點。而在客滿時餐廳就會放比較快節奏的音樂,讓客人下意識吃得比較快,加速翻桌率。

小費 TikTok

上一則

什麼毛病?他逛好市多有1習慣 一票人狂點頭:我也會

下一則

「先買後付」分期付旅費變夯 但不小心錯過還款日就慘了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