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遏制台獨」解放軍1日起聯合演訓:多向抵近台島

人腦裝電腦透過AI 中風失語18年病患「說出自己的話」

寒流發威37歲壯漢突心痛倒地 醫:注意五項搶命要訣

醫師指清晨與入夜是溫差最大時段,也是好發心肌梗塞的時段。圖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醫師指清晨與入夜是溫差最大時段,也是好發心肌梗塞的時段。圖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寒流報到,不少病患是在清晨與入夜溫差最大時段發生心肌梗塞,單在台灣高雄榮總這兩天就收治6名心肌梗塞的患者,即使經搶救,仍有生命危險。醫師表示,超過一半的心肌梗塞患者,發作之前是完全沒有症狀的,提醒眾若平日偶有胸悶,就要警覺可能是冠狀動脈狹窄的警訊,應快就醫治療,以防突如其來惡化為致命的心肌梗塞。

接下來寒流報到,低氣團一波波來襲,高榮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提醒,低溫易造成心肌梗塞,清晨與入夜溫差大的時段,民眾尤要做好保暖的工作,這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疾病,衛教口訣是「心痛喘、盜冷汗、趕緊卡、救護車」,提醒民眾有胸痛、悶、喘、冒冷汗症狀,儘快聯絡救護車。

黃偉春表示,天冷、溫差都易使血管收縮,該院這兩天即收治6名心肌梗塞患者,最年輕的是名37歲的年輕壯漢,另有兩位病人突發性胸痛到院前心跳停止,所幸及時被送醫,經急救後恢復生命徵象,現還在急救中,重症患者接連被送入,也讓醫護人員忙到翻。

宇平診所院長、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表示,研究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之前是完全沒有症狀的,真的是所謂「晴天霹靂」,也就是完全好好的人,突然心臟病就發作在自己身上,然後可能當場、或幾小時內就離開人間,這可是比癌症和新冠肺炎還要快速的病程。

如果有心臟的不舒服,大家都會盡早就醫,那為什麼會沒有症狀讓患者感覺到呢?劉宇平表示,心肌梗塞是因為心臟的冠狀動脈產生突發的血栓阻塞血管,造成緊急的心臟缺氧情況,導致心臟功能不良甚至休克。

劉中平表示,研究發現心臟的冠狀動脈,如果裡面有超過50%的血管內壁病變,就會有突發性阻塞的危險。然而因為心臟本身的耐受性,冠狀動脈的血管狹窄超過內徑的70%才會導致血流不夠,引發心臟的胸悶不舒服,提醒我們需要看醫生。也就是說,血管的狹窄超過50%就可能引發突發的心肌梗塞,但是必須到70%的話,人們才能自我察覺到心臟血流不足。

劉宇平則提醒,民眾應有定期健檢的習慣,平日若偶有胸悶不適,也要視為警訊及早就醫,千萬別等到心臟痛起來才開始治療,錯失早期治療的契機。

心臟病 癌症 低溫

下一則

失智者走失被害妄想暴力日增 醫護籲家屬注意初期症狀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