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傳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帶走調查 少林寺:等官方消息

用機場USB孔充電恐遭駭 TSA教安全作法避個資外洩

前立委鄭余鎮心臟病逝 醫曝5大症狀、急救預防招式

聽新聞
test
0:00 /0:00
民進黨前立委鄭余鎮本月7日凌晨心臟病發於台大醫院逝世,享壽79歲。(本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前立委鄭余鎮本月7日凌晨心臟病發於台大醫院逝世,享壽79歲。(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民進黨前立委鄭余鎮,7日心臟病發於台大醫院逝世,享壽79歲。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昶任表示,心肌梗塞是心因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病發前,常會出現胸悶、喘氣、冒冷汗、身體部位痠痛、呼吸困難等五大症狀,心臟病發時導致呼吸困難時,應採半坐臥姿,並立即送醫急救。

陳昶任說,心血管疾病導致的心因性猝死,以心肌梗塞為最大宗,好發於中壯年的男性,危險因子包括家族史,菸酒等不良嗜好、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膽固醇)、情緒控管不佳、作息不正常。

心臟疾病在病發前常常會出現胸悶、喘氣、冒冷汗、身體部位痠痛、呼吸困難等情況,不過,仍有部分患者心臟病發時並無徵兆,如果未即時察覺症狀並且立刻急救,隨著時間推移,死亡的風險就愈高。

陳昶任說,心因性猝死發病時節多在秋冬季,但在春夏季也有病例,主要是因為過大的溫差,就有可能導致心血管收縮形成管內壓力,血管中的斑塊若不慎剝落,堵在心臟血管就會形成心肌梗塞,堵在腦血管就會形成腦中風,也可能因為管內壓力過大,患者本身血管壁過薄,血壓衝破血管,也可能導致出血性中風。

避免在溫差大的季節,引發心臟疾病,陳昶任提醒,除了要留意病史與不良生活習慣,秋冬季時若從暖和的室內到寒冷的戶外,務必做好保暖措施,及洗完熱水澡後,穿好衣服再走出浴室,而若為高危險族群,也不要進行太過激烈的運動,免得發生意外。

心臟病 猝死 中風

上一則

營養師追蹤弱勢家庭 早餐店送三餐 家人虛胖健康亮紅燈

下一則

60歲婦人不菸不酒患食道癌 醫師提醒這些高危險族群注意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