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賴士葆、王鴻薇、牛煦庭等17人宣布罷免否決

台灣立委席次將變化? 726大罷免即時開票看這裡

健檢數據分析 醫示警:外食族7大潛藏隱形危機

醫師呼籲,外食餐點含有較高的澱粉、油脂、高鈉,小心吃出疾病。(本報資料照片)
醫師呼籲,外食餐點含有較高的澱粉、油脂、高鈉,小心吃出疾病。(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人外食比率高,近年國家衛生研究院、民間基金會與市調公司進行多項調查,外食族接近7成。而國健署的資料顯示,高達8成的國人有蔬果攝取不足的問題,少於每日3蔬2果建議量。美兆健檢診所醫師陳俊光指出,外食族若吃進過多的油鹽糖,易增加罹患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陳俊光表示,外食族最常吃便當、麵食、速食、羹麵類、各式小吃等,這類餐食含有較高的澱粉、油脂、高鈉,而且餐後再來一杯手搖飲,長久累積下來,可能吃出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而這些潛藏疾病沒有明顯症狀,但身體卻經常感到疲憊或不適,需要靠健康檢查才能提早發現異常數字。

根據調查,台灣有7成的上班族每周至少5天以上外食,陳俊光強調,從早餐的三明治或速食、午餐便當、晚餐鍋物,過多的加工食品與食品添加物,恐增加肝臟負擔,影響代謝健康。而加工食物含有高鈉高油、精緻澱粉、反式脂肪等,會刺激身體發炎反應,長期吃更會讓發炎狀態加重。

多數人對於身體狀況只有「健康」與「疾病」的認知,忽略了「亞健康」的風險。陳俊光強調,亞健康的人看起來表面沒問題,但身體內部可能早已亮紅燈,包括脂肪肝、高血糖、骨質疏鬆、內臟脂肪超標等。如果有疲倦、失眠、焦慮等症狀出現,或是經常腹瀉、胃食道逆流,應透過健康檢查揪出病灶。

陳俊光提醒,健康不只是沒生病,而是內外都保持平衡,許多疾病或疾病前期在早期發現時,只要透過適當的介入,就能延緩病程、逆轉甚至痊癒。他呼籲,除了外食族,上班族、久坐族也是隱形健康風險族群,應透過飲食及運動改善,並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

常見7大隱形疾病風險

1.脂肪肝:外食油膩、應酬喝酒,容易形成脂肪肝,也會影響肝功能。

2.高血糖:經常吃精緻碳水化合物、含糖飲料,血糖問題提前找上門。

3.高血壓:隱形的「血管老化」,對健康的影響屬於全面性,可能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

4.腸道菌相失衡:食品添加物多,腸道慢性發炎,容易有腸躁症、胃食道逆流。

5.骨質疏鬆:外食少攝取鈣質,加上久坐,導致骨質流失速度快。

6.內臟脂肪超標:脂肪囤積在內臟,可能會導致代謝症候群,進一步造成胰島素阻抗。

7.慢性發炎:經常外食、高壓力、熬夜,這些習慣讓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提高癌症機率。

血糖 高血壓 糖尿病

上一則

春天眼睛癢 噴嚏打不停?簡單8招抗過敏

下一則

台股崩跌信心全無 泌尿科醫曝「男人結紮手術」會變多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