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李富城傳白血球飆2萬 醫分析可能3原因

台灣90歲資深氣象主播李富城稍早在臉書發出一張自拍照,透露正在振興醫院急診等待辦理住院,有媒體報導指出,他的白血球指數高達2萬,但並無肺炎症狀。醫師指出,需同時檢查血紅素、血小板是否異常,判斷是單純白血球問題或整體造血功能受影響,可能是感染、發炎或血液疾病導致,需藉由白血球分類計數,確認是哪一種白血球細胞增加、判斷可能原因。
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蔡承宏說,白血球指數升高,要同時檢查血紅素、血小板是否異常,以判斷是單純白血球問題,例如病毒、細菌、黴菌造成的感染;也可能是發炎引起,例如長新冠,或風濕免疫科相關疾病,沒有病原菌但身體組織處於發炎狀態。
第三種可能是血液相關疾病,蔡承宏說,不管良性或惡性,需要進一步確認造血功能是否受影響,患者白血球指數升高,需要找出是什麼原因導致數值升高,例如是否有不正常細胞出現等。
蔡承宏指出,以台大醫院的數據來說,正常白血球的數值介於3500至9500間,如果其他狀況都正常的話,2萬的確是偏高,病患年紀較高,如果有感染的確有可能導致數值升高,治療後就會下降,同時找出可能的原因。他自己家中的長輩也有過類似狀況,使用抗生素治療後,就降回正常數值。
蔡承宏形容,就像台灣人其實有台北人、桃園人等不同縣市的區分,白血球也有不同的分類,需要確認是單核球特別多,或嗜中性球特別多等,通常看分類就會有初步的猜想,朝這個方向進行檢查與治療。
中華移植骨髓關懷協會衛教資訊指出,常見的白血球有五種,分別為中性白血球(或稱中性球)、淋巴球、單核球、嗜伊紅性球、嗜鹼性球等。通常常會取中性球及淋巴球的比例(N/L),作為評估疾病的重要指標。正常的成年人,一般是中性球多於淋巴球,但在再生不良性貧血的病人,則是淋巴球多於中性球;幼年的孩童,一般也是淋巴球多於中性球的。
FB留言